返回27、争锋(第2/3页)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位的皇甫嵩。

    军议继续,皇甫嵩继续调度人马。虽然是当世名将,但是刚至三辅,敌军的虚实也还没有完全确定,皇甫嵩也知道西凉铁骑的威名,没有轻举妄动,安排的都是些加强城防、广派斥候、加强各军之间联系和情报共享的军务。这个时候,一直安静听令的董卓突然开口。

    “左将军,末将有一桩紧急的军情要讲”

    皇甫嵩眉间一蹙,脸上纹丝不动。

    与其他将领不同,皇甫嵩在领军前来槐里之前就已经专门修书一封让长子皇甫坚寿送去给了董卓,信中除了联络感情之外还透露出和董卓联手抗敌、为国效忠的期望,以主将之尊,愿意主动折节修书给副将,足以表现出皇甫嵩对董卓和其手下的军队的重视。而董卓虽然在回信中没有直接表态,但也表示了自己为国家效命责无旁贷,进帐以来表现也中规中矩,没想到却在自己调度兵马的时候出言打岔。

    “董将军请讲”

    皇甫嵩一示意,得到回应的董卓也不客气,当下就离开了自己的座位,他魁梧的身躯直接踱到了帐中,环视众人,气势不减,大声道

    “自凉州叛军东犯以来,三辅驻军连战连败,扶风以西原有郡县望风而靡,所幸末将提前派遣一部人马驰援陈仓,方才在右扶风以西保住了仅剩的一座城池。而据末将的斥候回报,陈仓守军在击退叛军的接连进攻之后已经被叛军的主力包围,叛军屡攻不下,士气已颓。末将提议,立刻进军救援陈仓,到时候里应外合,必定能够击败叛军”

    到自己的功劳时,满脸虬髯的董卓得意一笑,抬头挺胸,傲视众人。皇甫嵩也已经得知了陈仓坚守,屡挫敌军之事,只是当下他初来乍到,敌情未明,怎么可能冒险就仓促进军,当下他立马道

    “董将军拳拳为国之心令人敬仰,只是当下敌情未明,还需稍待些时日,等到敌情探明,再做进军之议不迟”

    皇甫嵩这番话意思已经讲得很明白,自己是不可能冒险直接带着大军就去救援陈仓城的,还需要等待探明敌军的虚实之后再作商议,这也附和兵法中“慎战”的原则。不料闻言的董卓顿时脸色一变,语气顿时加重了几分继续道

    “皇甫将军,末将听闻智者不后时,勇者不留决。此时速救则城全,不救则城灭,全、灭之势,在于将军一念之间也。”

    皇甫嵩没想到董卓竟然还要反对,他不及多想,立马反驳道

    “不然,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以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我,可胜在彼。彼守不足,我攻有余。有余者动于九天之上,不足者陷于九地之下。今陈仓虽,城守固备,非九地之陷也。王国虽强,而攻我之所不救,非九天之势也。夫势非九天,攻者受害;陷非九地,守者不拔。国今已陷受害之地,而陈仓保不拔之城,我可不烦兵动众,而取全胜之功,将何救焉”

    王国去攻打城防坚固的陈仓,只要自己不去救援,王国就只能够损兵折将而无所得,顿兵于坚城之下。皇甫嵩不愧是出生将门、当世名将,他的这一番反驳引用孙子兵法中的形篇、九变篇等,将攻守双方的厉害得失分析得清清楚楚。就算是气势迫人的董卓也是顿时气势一滞,没有了之前的咄咄逼人,不过他依然不肯罢休,虎视上位的皇甫嵩,一字一顿道

    “当真不救”

    “此时若救,无疑于授首于敌,故不可救”

    得到了不救的最后答复之后,董卓眼中已经浮现凶光,在座的将领暗道不妙,以为他就要当众发飙,不料董卓却是一反常态,冷冷抛下一句“卓忙于军务,身体不适,先行告退”就转身退出了大帐,皇甫嵩眼中寒芒隐现,却也最终没有开口,就让董卓走了出去。

    当董卓愤怒离帐的时候,在座众人的心已经乱了。这看起来就是将帅不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