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5章 押送回京(上)(第1/2页)  大明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大明略最新章节!

    又过了几日,东沙城中渐渐安静了许多.

    黄沙城更不用说:一切如旧。

    翰林院侍读学士、监军仲逸,依旧下落不明。林宗武派人在城内、城外找了很多次,但结果都是无功而返。

    这个消息自然也就传到黄沙城中,名义上的守城将军阿里脱木知道了,实际执掌黄沙军务的托托也知道了。

    毫无意外:仲逸没有确切的消息,阿罗特等四名杀手,自然也没有消息。

    从这一点而言,托托当初的推断是正确的:找到仲逸,就找到了阿罗特。不过,眼下却是谁也找不到。

    时过三日、如隔三秋,仅是几天的功夫,两城之间,似乎发生了很多事情,大家都有些不适了。

    ‘连庆三日’之后,东沙城依旧防守松懈,但黄沙城也没有派兵前来攻城,托托每日依旧不紧不慢的样子,看样子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林宗武一边命人找寻仲逸,一边在城中四处走动查看地形,部署工事,看样子也不是很着急。

    这也不足为怪,从外人看来,这位林大人与仲大人也只是同朝共事而已,顶多之前有过些交往,彼此觉得还不错而已。

    如此定位之下,又是派人打探,又是亲自过问,林宗武做的已经相当不错。为避嫌,他也只能做这么多。

    倒是军中其他将士们,尤其去年到东南福建参与过抗倭的,这其中英勇千户所的将士居多。

    此外还有之前与仲逸一起守卫西沙城的将士,他们亲眼见证了这位年轻的监军大人临危不乱、足智多谋的风采。

    如今仲逸突然消失,他们岂能不担心?甚至有不少人担忧:‘军师’不在了,这仗还怎么打?

    据此,城中多有一种议论:“是鞑靼方面将仲大人秘密带走的,就是因为害怕他再出妙计,再丢了黄沙城”。

    说归说,议论归议论,但两城间表面防守如旧、换防依旧,并无多少异常。

    大战在即,两城却如此安静,太不正常了。

    仿如黎明前的黑暗、表面平静的湖面,若非一方有大的计划,便是另一方在等待时机,伺机而动,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而这‘一发’,便是阿帖木尔与魏申。

    作为执掌黄沙城多年的守城将军,阿帖木尔是名副其实的。连同有‘军师’之称的魏申,在黄沙城众将士心目中地位颇高,这是多年的习惯所致。

    这一点,就连新来的托托都比不了。

    是的,林宗武之前是曾说过要‘连庆三日’,之后要将阿帖木尔、魏申押回京城,听候朝廷处置。

    但到底是几日之后将这二人押回京城,又是派谁、派多少兵力押送,林宗武并没有细说,其他将士也不得而知。

    最近因刺客刺杀林宗武,之后仲逸又莫名其妙的消失,大家都快将押送二人回京之事忘掉了……

    这日午后,林宗武再次召集众将领议事。

    今日所议之事只有一件:如何将阿帖木尔、魏申押回京城?

    “林将军,属下愿押送阿帖木尔、魏申回京,若路上出了任何闪失,愿军法从事”。

    一名将领说了这么一句,立刻就有不少附和之人。

    如此积极,其中原因不言自明:北漠打了胜仗,再押送阿帖木尔、魏声这两个头头人物,明显是锦上添花的差事。

    可以想象,捷报早就传到京城,如今又押送敌首之一,说不定皇帝一高兴,立刻就封赏了。

    这些请求回京的人当中,唯独没有英勇千户所的将领:对他们而言,听林宗武差遣,打硬仗才是关键所在,其他都是其次。

    “原本没有想过那么多,后来不少人向本将建议,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