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1章 这仗才刚刚开始(第1/4页)  大明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大明略最新章节!

    夜幕中,散落分布的营帐外,点点火把移动,那是往来于各军营间巡逻的军士们。

    对营中大多将士来说,似乎距离战事还很遥远。

    根据戎一昶的部署,北征军分兵十处扎营,各营间的距离虽不是很远,但为确保警戒,务必要随时互通音讯。除巡视、执勤将士外,其他人大多都早早歇息。

    连日来行军劳累,确实需要补一觉了。

    中军主帐内,戎一昶却与林宗武说的正起劲,这酒也刚刚喝出点意思来。

    营帐中亮灯的,还有参军仲逸、锦衣卫百户南栖原的住处,看来今晚难以入睡之人,还真不少。

    相比普通军士,他们这些有品有衔的文武官,行军路上自然能轻松不少:赶路可骑马,下马还有人伺候,定是累不到那里。

    按理说,休息好了,本可做些正事的,但偏偏有戎一昶这样的人:心思不在如何对付鞑靼上,反倒开始琢磨起如何将林宗武拉拢过来?

    “林大人,圣上恩赐你武举出身,‘假如’某人户册有假,不是出于军户,即便此事过去那么多年,即便你后来也确实立了军功,但真追究起来,还是……”。

    拐弯抹角半天,原来是冲着这个来的。

    戎一昶见林宗武放下了手中的筷子,他心中立刻大喜,于是很快换了一副语调说道:“当然,我只是说‘假如’,毕竟这种事情,之前在军中也曾发生过,什么哥哥顶替弟弟,甚至儿子顶替老子,也是有的……”。

    林宗武只是简单的附议了一句:“是啊,在军中呆的时间久了,什么传闻没听过?比这更离的都有,权当笑话听了,谁又会在意呢?”。

    喝吧,林宗武再次提议了一杯,戎一昶依旧没有心思酒菜。

    “林大人,说句实话,老夫是很羡慕你们年轻人的,尤其像你这样年轻却屡建功,前途真的不可限量”。

    戎一昶笑道:“若我是你,一定会在军中找个可依靠之人,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嘛。

    刚才我也说了,作为一个为将之人,绝不能以一城一池论成败,历朝历代,像兵圣孙武,一本《孙子兵法》流传百世,还有孙膑兵法、司马兵法、六韬、李卫公问对,等等……”。

    戎一昶语速极慢,说的颇为动情,不由的再次望望林宗武,又说道了兵法之事:“以上这些兵法虽出自高人,甚至说圣人这样的人物,但毕竟经过代代相传,能否保证当初原原本本的记载也难说,太过笼统、宽泛,无法直接用到我大明战事上来”。

    戎一昶的嘴脸:依旧对兵法不死心,而且是现成的。

    都几乎要手把手教了,还如此执迷不悟?即便孙武在世,孔明显灵,恐怕也难真正授他兵法之真谛、韬略之精髓。

    然而,有句话叫‘越得不到、越是想要得到’,常人尚且如此,更何况他一个苦心经营、善于投机之人呢?

    话已至此,戎一昶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他是想通过林宗武得到凌云子的那本兵,因该是专门针对大明战事部署,根据大明军队编制、调遣制度,以及与北方鞑靼、东南倭寇多年交战所得的经验。

    这个经验,有大明将士对战事的总结,也有敌军作战特点的罗列,更在多年阵前交战的基础上,演绎出一套新的谋略、阵法、攻守的技巧方法,是为兵的主要部分。

    很明显,戎一昶已将话挑明:若林宗武能将此交于他,那便一切安好,且他会帮助林宗武更进一步。

    反之,若不给,林宗武不是军户出身的把柄,他就会抖搂出来。

    像戎一昶这样的老狐狸,他掌握的把柄,恐怕不止是出身这一条。

    “戎大人所言,末将回去之后一定好好想想,过些日子,定能给大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