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5章 戴宗是谁?(第1/4页)  大明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大明略最新章节!

    天暮暮、雨潇潇,烟雨远处有农家。

    “仲大人,天色渐晚,细雨蒙蒙,我们回大营,还是?”。

    作为随护的小头头,小四还是挺上心的。

    仲逸微微摆摆手,随意说了一句:“不回了吧?大半天的功夫才走到这里,若是再回大营,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

    是啊,是啊,程默点头附和:‘我们只有三日的时间,晚了会误事的’。

    黄昏将至,今日这一天,就这么过了。

    “你,去前面问问,找一处大户人家,我们今晚就在这里留宿了”。

    小四儿一声吩咐,一名军士立刻向前而去。

    他们说得没错,这几人果真从小在这一带长大,才一打听,村里的人几乎都能认识。

    仲逸缓缓下马,前面便是一‘大户人家’。

    “仲大人,就这家了,在小台村,就算不错的了”,小四正命人将马匹牵到后院,其他人走了进去。

    这处小院,确实比别的村民家大了些,主屋侧屋都有,收拾的也颇为干净,并非高墙大院,却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片刻之后,一名老者缓缓走了出来,一脸的笑意:‘几位兄弟,外边下起小雨,你们快请进屋歇息,酒菜马上就好,先用几杯热茶’。

    来到侧屋,老者不由的将小四儿拉到一旁,好道:“那位年轻的公子是何人?怎么从未见过?新来的吧?在军中任何职?”。

    小四儿随意抓起一只水碗,咕咚咚喝了下去,而后才回了一句:“陶老伯,这位公子可小觑不得,他可是朝廷翰林院侍读,专门陪皇帝、王爷们读,那学问,简直了……”。

    末了,他特意说了一句:‘人家此次还是监军协理,相当的了不得’。

    ‘翰林院侍读?’,老者眼前一亮,差点将手中的水壶掉在地上。

    小四儿掏出一小块银子:“老伯,老规矩,平常饭菜钱。也是老规矩,我们的差事还得办下去。我们只是陪新来的仲大人,四处走走、看看,村民们不必在意”。

    老者连连推辞:‘老规矩是老规矩,这次就免了吧,眼下,抗倭战事在即,大家总归是要尽一份力的’。

    这倒怪了,平日里将士们巡视路过村民家里时,总会得到一些吃喝之物,俞大猷将军治军严格,虽是粗茶淡饭,但务必要留些散碎银子。

    至于银子的数目嘛,不必多,无须按照酒楼的标准,但前提是不能让村民们吃亏。

    小四还是将银子放下,不忘苦口婆心的劝了一番:“老伯,这可不是你的风格啊?平日里杀只鸡,连毛都舍不得拔,怎么一下子大方起来了?你发横财了?”。

    “将军有令,我们可不敢白吃白住,更不敢误了差事”,小四儿缓缓走了出去,自言自语道:‘粗茶淡饭,随便上点,酒不能多喝,有个意思就行’。

    老者望着桌上的银子,嘴里却念叨起来:“杀鸡舍不得拔毛?这不是说我一毛不拔吗?”。

    ……

    “酒菜来啦……”。

    良久以后,饭菜总算是端了上来。

    小四儿急忙跑向桌前,几乎就要开始埋怨了:平日里都是片刻的功夫,今日这顿饭简直慢了不是一点点。

    不过,看到桌上的饭菜,小四儿却知道自己错了。

    红烧全鸭、桂圆炆兔肉,炖鸡,一只大大的肥鸡……

    看你再说我一毛不拔?

    “粗茶淡饭,诸位大人随意用些”。

    老者缓缓端起一坛酒,满脸笑意道:“不过,这酒可是本村最好的陈酿,原本是打算新春佳节时饮用,今日有幸见到各位大人,就开了吧”。

    这话说的,简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