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2章 谈判(上)(第1/4页)  大明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大明略最新章节!

    “照这么说,若不听你谏言,朕反倒成了昏君不成?”,深宫大殿,朱厚熜高高在上,却又不时来回踱步。

    良久之后,他终于笑道:“看来你这个翰林院七品编修不简单,方才是林千户,如今就连跟随朕身边多年的黄锦也替你说话”。

    “微臣不敢”。

    “老奴罪该万死”。

    ……

    仲逸望望朱厚熜,再看看一旁替自己说话的黄锦,二人皆不言语,只是那怕一个眼神,也不难看出:朱厚熜之前不悦的脸色,此刻已缓和了许多。

    “以微臣之愚见,当务之急应加强城内防守,朝中人人皆知:京城的守卫也就四万左右,不过兵弱将寡,能征善战者少之又少,但朝廷可召集城中青壮年,号召全民守城”。

    见朱厚熜似乎并未制止的意思,仲逸便继续道:“与此同时,严令各镇增援的兵马力战、死战。京城以北加强布防,切断鞑靼大军的后退之路,他们一路轻装南下,粮草辎重所带不多,尽管在当地掠夺不少,但这非长久之计”。

    “就这些?”,朱厚熜冷冷的插话道:“目前,朝廷的部署就就是如此吗?城内加强守卫,城外援兵来战”。

    “仲编修,老奴冒死插一句,这就是你的退敌的之策?”,此刻,黄锦都似乎有些后悔替他说话了。

    “万岁,黄公公,稍安勿躁。眼下,有一件事,比城内守卫、城外增援,更为重要”。

    咳咳,仲逸清清嗓子,而后继续道:“连日以来,鞑靼大军不是一直喊着要派使进城与朝廷谈判吗?”。

    “回万岁,是有此事,城中不少人对此议论纷纷,都翘首以盼,等着朝廷派人去呢”,掌柜东厂,黄锦自然知道的要比一般人的多。

    “我们正好可借此机会鼓舞士气,以使朝中文武、城中军民众志成城、上下一心”。

    “只要士气高涨,全民守城、人人护家,便可胜过三万兵马”,仲逸笑道:“如此,城外的局势就是逆转,就不是如今这个局面了?”。

    不难看出,就目前双方的形势,城中大多人都认为:即便朝廷同意与鞑靼谈判,也无非是招盘接受,想要通过此次城下谈判来争取到好处,简直是痴人说梦。

    只是当逢眼下战事,双方皆已开战,鞑靼提出谈判,岂有不前去的道理?

    不用仲逸与黄锦的刻意提醒,朱厚熜又何尝不知眼下的城下谈判迫在眉睫?

    可是,又该派谁去呢?

    换做别人,自会顺着谈判之事说下去,至少应将重点放在“如何谈判”上来。

    但作为九五之尊的帝王,朱厚熜却从来不会按常理出牌。

    做常人所不能做之事,言常人之所不能之言。对某些人来说,或速许是之高追求或毕生所愿。

    相反,对有些人来说,只是皮毛中的皮毛而已。

    “两军阵前较量,靠的是真刀真枪,靠的是将帅御下有方,军士誓死杀敌,找几个人谈判,真以为一言可定乾坤,三寸之舌能止吴蜀之争?”。

    朱厚熜似乎对两军城下谈判之事毫不上心,更有嗤之以鼻之意:“若答应他们之愿,岂不是更有失我大明之威?若不答应,谈判还有何用?”。

    “简直多此一举”。

    “圣上所言甚是,只是微臣觉得此次谈判不但要格外重视,更要谈出我大明之威来?”。

    仲逸继续道:“此次谈判并非答应与否两项,甚至于有无结果都不重要”。

    “哦?还有这样的事儿?”,朱厚熜再次落座,似乎对此有几分兴致。

    从仲逸进宫面圣至今,唯独这句话才开始引起他的注意。

    当时,在翰林院出言不逊之前,对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