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6章 歙州砚台(上)(第1/4页)  大明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傍晚时分,仲姝刚刚用过晚饭,仲逸还未回来,看样子又是去了外边的酒楼或菜馆。

    一杯清茶、茶香四溢,静谧的院沉浸在一片祥和之中。

    “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仲姝寻声走向屋外,心里却是一阵纳闷“仲逸回来从不敲门,这来人会是谁呢?樊文予还是罗英?”。

    “师兄?果真是你吗?太意外了”,才开门,仲姝便看出了宗武的脸庞,真是太意外了。

    “朝廷要北征,从各地挑选了数十名千户、百户,我便是其中之一,明天一大早出发,顺便过来看看你们”,宗武望望里屋的灯光“师弟呢?”。

    仲姝立刻领会师兄此次进京是奉命而来。

    “他呀,不是在当铺就是找人喝酒去了,按照以往的习惯,他很快便回来”,仲姝劝道“师兄莫急,时间来的及,先进屋再吧”。

    “骑兵?如此短时间组建的这支人马,能行吗?鞑靼以游牧为生,人人善骑射,恐难敌,况且……”,听宗武了事情的经过后,仲姝面露难色“况且,你从未去过漠北,这马战不同于与倭寇作战”。

    忙了一天,还未来得及喝杯水,宗武“痛饮”一番,向师妹笑道“正因为此我更要去了,此次北征之后我便是熟悉马战的人,以后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多了”。

    师兄妹二人就此笑笑,仲姝将樊文予上次给的一坛老酒拿了出来,厨房正好有熟肉,师兄好不容易来趟京城,无酒不成宴。

    片刻后,院外传来了那熟悉的脚步声。

    不用,是仲逸回来了。

    木炭燃起,屋中再添几盏油灯,照的明明亮亮,三人笑笑,仲逸与宗武连碰几杯,仲姝急忙为他二人斟酒。

    天大的事,还是挡不住师兄妹三人的相见之情。

    宗武将在都督府得知的所有军情全部告知仲逸,其中大多是北方各地,尤其是敌军一带的州府县上报的军情,颇具参考意义。

    “据我看,此次北征并没有这么简单”,酒过三巡,仲逸便放下酒碗,师兄时间紧,稍稍叙旧便直奔主题“近十万的鞑靼南迁,其中有军士,也有妇孺,匆忙间准备不足,这绝非用兵之道”。

    “如何不是用兵之道?他们将附近的子民杀戮,这一定是有备而来”,宗武深信不疑“皇上都下旨了,还能有假?直接开战便是,至于那些妇孺,或许就是个幌子,粮草稍后就到”。

    “师兄此言师弟并不赞同,诱敌深入有多种方法,拿自己妻儿老,且人数如此之多,恐非兵者所为”,仲逸更是相信自己的判断“至于杀戮我大明子民,或许只是迫不得已,那粮草或许压根就不会过来”。

    宗武放下酒碗,一脸不解道“你是,这些鞑靼南迁是另有原因,根不是冲着我大明来的?”。

    仲逸望望师兄,再看看仲姝,他缓缓起身,语气似乎柔弱了些“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但从各地上报的军情,种种迹象来看,或许他们内部出现什么变故,若这样的话,我们不能贸然进军”。

    “内部变故?”,仲姝见他们二人如此分歧,她却听的明白若是他们内部发生变故的话,不是正好给了朝廷大军机会吗?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他们内部不合,必定无法统一迎战,师兄们此次北征,或许正可一举两得。

    “的好,师妹,你以茶代酒,和师兄碰一个”,宗武与仲姝好不容易意见统一,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见师兄师姐如此,仲逸只得怏怏举杯独饮“若是如此,我们何不让他们内部消耗?到时,他们便是鹬蚌,我们做渔翁如何?”。

    宗武急忙摆摆手“师弟,你的那是朝务,我们只顾战事”。

    仲逸一时无法服师兄,只得另辟蹊径“据我看,北方之患,不仅仅是鞑靼,师兄你不要忘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