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4章 皆大欢喜(第1/2页)  大明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济南之晨,阳光明媚。城中行人来来往往,又要开始忙忙碌的一天,而城东这处安静的院里却是一片悠闲之态。

    晨光下的院落是那么的干净、整洁,刚刚用过早饭,众人随意笑笑。陆岑夫妇忙着与宋洛儿一家叨唠家常,才见面的亲家已是无话不谈。

    陆文氏对宋博仁夫妇的知书达理颇为满意,而宋家对陆家的热情大方、细心体贴更是感动不已。

    不管怎么,儿孙自有儿孙福,但若是能遇到一个更为满意的公婆,一家得以团聚,还有什么比这能更令宋博仁夫妇欣慰的呢?

    果真是不虚此行,一直以来都为见不过亲家而耿耿于怀,如今可以是皆大欢喜。

    当然,在陆文氏满脸欢喜的神情中不难察觉她对这个儿媳是满意的洛儿才貌双全,是难得秀外慧中的女子,仲逸深的凌云子教诲,二人如此到一起,真是天合之作。

    另外一间屋中,凌云子正与陆佑交谈,宗武、仲姝、仲逸则立于一旁,着各自的事情。

    宗武刚立大功,心中兴奋之情未减,如今又见了师妹与师弟,尤为甚者,师弟一家团聚,真乃喜上加喜,重庆、重庆。

    到蠡县樊文予已到刑部照磨所,仲逸一时没了去处,恰遇眼下倭患甚重,宗武便邀请仲逸前去卫司做幕僚。

    他信心满满道“林指挥使求贤若渴,以师弟的才华必能得到重用,我兄弟二人定能建功立业,为师父争光,为我凌云山壮威”。

    一旁的仲姝望望仲逸,却见他面露难色,片刻之后却微微笑道“师兄之意,在此之前我已考虑过,只是眼下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至于剿倭一事,早在蠡县时我就曾领略过,要对付这帮人,非简单的武力可为,要从长计议。我已请示过师父,先去京城再做定夺吧”。

    宗武听罢,脸上微微显出遗憾之色“对付这些贼寇,还有什么可讲的?即便是施展谋略,也无非就是要了他们的命,卫司下辖那么多的人兵马,真是机会难得。既师父知晓此事,那师兄遵从便是,只是你我才见面,又要分开”。

    原想着再次见面时将仲姝带到自己身边,可眼下刚遇这莱州湾剿倭之事,况且自己作为龙王山四十死士之首,军营行踪不定、风餐露宿,带着仲姝确实不适,宗武只得将这个念头打消。

    看来师妹只能跟着仲逸了。

    这时,凌云子对宗武道“今日天气不错,你在济南府多年,对这里自是熟悉,一会带姝儿与洛儿一家到街上转转,顺便买些东西给二老”。

    随后他叮嘱道“逸儿留下”。

    宗武望望陆佑,立刻明白其中之理这正是陆老爷子的意思,他们对师父有话要。

    宗武与仲姝立刻齐声道“弟子告退”。

    宋家夫妇听要到济南府城中转悠,立刻欣然答应,宋洛儿见爹娘兴致颇高,自然要作陪,只是她心中同样明白其中之理。

    陆文氏急忙为洛儿备好银两“街上看到什么喜好之物,买来便是,我叔父已在门口备好马车,路上当心”,继而,她转身向宋博仁夫妇道“亲家尽管去,我这就准备饭菜,午后回来便是”。

    洛儿一家随宗武与仲姝上街而去,陆岑夫妇急忙放下手中的活,恭恭敬敬回到屋里,见凌云子后便跪拜道“恩公在上,请受晚辈一拜”。

    凌云子急忙摆摆手“不可,不可,逸儿与老夫有师徒之缘,此乃机缘,并非人力刻意为之,二位快快请起”。

    一旁的陆佑却微微笑道“受的,受的,先生与我年纪相仿,逸儿在凌云山长大,承蒙先生抚养、教诲,既为逸儿的恩人,便是我陆家的恩人,起对逸儿的照顾,我们惭愧啊……”。

    凌云子见状不知是好,一直低头不语的仲逸只得上前道“我有陆家血脉,自是陆家人,当年之事并非我陆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