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7章 一切才刚刚开始(中)(第1/3页)  大明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春暖花开之时,一个明媚的上午,刑部大院依旧沉浸在那往日的忙碌与规律之中,同僚间的客套笑,同级之间的嘘寒问暖,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

    见面一声“家中可好?”,或者一句“晚上一起喝酒,还是老地方”之类的话大多来自刑部的官吏,而至于数日前来刑部帮忙的“外人”来则不会有这样的谈话。

    各处差事皆已结束,前来帮忙协理之人也要离开刑部,照磨所的樊文予如约履行了自己的承诺请大伙去城中一家颇为讲究的酒楼大吃一顿,酒肉管够。

    尽管对于樊文予来这都是九牛一毛,但结账时这位八品照磨还是表现出“颇为心疼”的神情,众人皆是喝的醉意上头,对此皆不以为然,不过他们打心眼里还是对这位新任的樊照磨还是挺感激的。

    毕竟,办差就是常态,不请你,又能如何?无非也就是多看两眼。

    而对于刑部有品阶的人来,近日还有一场酒席要应付,这可不是寻常人的场面。

    那便是堂堂的五品郎中文泰要回乡省亲。

    从京城到扬州路途遥远,仅是来回路程便颇费时日,文泰一向行事谨慎,在刑部有口皆碑。如今回乡省亲,无可厚非,原打算春节时日与家人一聚,奈何恰遇朝廷整顿刑部,如今忙过这段,总算是可腾出身来。

    这个要求一点都不过分,文泰在刑部当值多年,很少回祖籍,如今五旬之余的年纪,家中二老已至七旬古稀之年,俗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子想儿子是天经地义,孝道所致、人伦之情,故此他收到二老的来信后便立刻上请,自然很快得到了准许。

    众人闻得此言皆纷纷赞许不已,真心祝福者有,阿谀奉承者有,应付场面者亦有。文泰年事已高,用不了几年便可真正的告退,尽管他不喜拉拢靠拢,但到时推荐一两个人的权利还是有的。

    午后,文泰正在桌案前品茶,今日无甚紧要差事,屋中只有他平日里的两名随从,这二人跟随他多年,皆非外人。

    三人偶尔笑笑,不知何时却见几名同僚缓缓走了进来。

    “见过文郎中”,一名为首的六品主事环视四周见并无外人,他上前一步笑道“听闻文郎中探望二老,来回颇费时日,下官们甚是不舍,今晚在家中略备薄酒,也为二老略备薄礼”。

    几日来,文泰已多次遇到这样的场面,久在刑部,他自然知道此等人情,既不能照盘全收,更不能全盘否定。

    “王主事客气,官多年未回,如今家中老母捎信来身体略有不适,也就是回去看看”,文泰笑道“尽孝道就是天经地义,就不劳烦大家了”。

    谁知那六品主事却急忙摆摆手,满脸委屈道“文郎中的对,行孝道是天经地义,莫咱们是同在刑部,就是一庄一村的,我们看看邻居的伯父、婶娘什么的难道就不可以吗?圣人云孝乃……”。

    文泰急忙制止他,心中却在想着快不要玷污圣人了。

    “既是如此,那文某也就不推辞了”,文泰笑道“咱们都在刑部,一起喝酒的日子多着呢,晚上的酒席就不去了,到时我替家中二老拿些礼品便是”。

    众人一听此言,立刻心神领会“如此甚好,甚好,文郎中公务繁忙,下官暂行告辞,给二老的礼品回头差人送来”。

    众人走后,只听一名随从笑道“文郎中人缘真好,真是令我等好生羡慕,我二人可无甚东西送给大人……”。

    这二人与文泰关系亲密,私下经常如此玩笑,文泰却故意微微一嗔“管好你的那张嘴,办好差就是给老夫最好的回报”。

    傍晚时分,众人便大多回到各自家中,城中那处不显眼的客栈中,仲逸稍作一番收拾后便去柜台结了房钱,刑部的差事忙完,他也该向樊文予告辞了。

    悠然的走在大街之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