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谷中三僧(第2/3页)  道门法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老僧普济忽道“敌人阵法布设十分高明,须要当心”

    宝瓶一愣,问“此处设了法阵”

    普济点头“昨夜设过法阵,已撤去了。”

    普真忙问“是何阵法师兄可能破得”

    普济道“此阵法不在阵图之列,应是随意所为,故此高明。就是不知法器如何,若是使用的上品法器,今番便须心在意了,圆聪师侄的仇不好报。”

    宝瓶不通阵法,但脸上已现佩服之色。

    普真向普济恳求道“还请师兄尽力出手。”

    普济点头“这是自然,我也是看着圆聪师侄长大的,这孩子可惜了”

    普真当即分派任务“追上去之后,宝瓶师兄对付常万真,我对付童白眉,至于朱七七便请大师兄出手,我和宝瓶杀了童白眉和常万真后便过来合力对付朱七七。另外四人让圆明去处理”

    普济摇头“宝瓶和你都是可胜的,朱七七虽然厉害,我自信也不输于他,至不济也能缠住她但,恐怕不稳妥,我担忧的是那个布阵之人。朱七七阵法一道上有所涉足,却绝到不了随心所欲的地步,余下四人中当有阵法高手”

    圆明忙道“是我疏忽了,剩下四人只有那个道士跟了过来,其余三人都留在金川卫。”

    普济沉吟道“恐怕这道士就是布阵之人,我恐圆明应付不来。”

    圆明道“师伯勿忧,那道士没什么事的,我一路跟着,虽隔得远,看不真切,但观其脚步虚浮,应非修道之士,更似世俗凡人。”

    不解释还好,这么一解释,反倒引起了几位高僧的疑虑。宝瓶当即道“若是一介俗道,常万真他们几个怎会和他同行我知常万真此人,最是桀骜,眼高于顶,对事不如他的一律看不上眼,更别提与凡夫俗子结伴同行了。”

    圆明略有不服,还欲分辨,普真已将他喝止“你修行不够,看走眼也是有可能的,不要再了。”又对普济道“大师兄,你看应当如何是好”

    普济道“先追上去,追到后莫要打草惊蛇,到前头等他们,我布个龙象般若囚星阵,将他们分别困住,圆明先去试试那道的事放心,在我这大阵中保你无虞。先把那道擒住后,再逐个击破。若是我所设的这大阵被看破,请宝瓶带同圆明,将朱七七、童白眉和常万真挡住片刻,我和师弟联手,先将那道士除去,之后便按师弟的法子,各自认好对手,这便万无一失了。”

    普真心中内疚,向普济道“多谢师兄,有龙象般若囚星阵在,圆聪的仇便可必报无疑。只是累得师兄损耗三年修为,师弟我心中不安。”

    普济微笑道“师弟勿要不安。我自从证菩萨果后,便已多年不曾出寺。菩萨果三观智,行舍智、随顺智、种姓智,行舍智我苦修八年,舍弃怖畏与取乐,对一切行法而感中舍,由是生行舍智。可我在观诸般前智时,却无法生欲界心,割不断前世诸生,生不起意门转向,成就不得随顺智,便进入不了种姓智。前些时日我领悟到,想要生起分隔前世与后世的欲界心,便须随缘而生若干无常彼岸。接到师弟的传音后,我就知道,这是我遇到的第一个无常彼岸,此彼岸即终果,名为无常,实为有常,静看无常,动看有常。损三年修为而抵彼岸,是有损还是有益这应当就是遍作、近行与随顺的意思了。”

    这番话看似是告诉普真不要为此内疚和不安,实际上却是借机对普真、宝瓶在佛法修为上进行指点,这等先行者的体验和领悟最是宝贵,对于还未进入菩萨境的普真和宝瓶来,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实在是难得的经验之谈。两僧当即呆立原地,各自苦思良久,然后合十敬礼“多谢师兄指教。”

    到此已经耽搁了不少时辰,于是诸僧不再拖延,当即出了山洞。

    普济正要掷出金光如意时,却陡然愣住了,不远处一块巨石下,正有三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