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三节 回京(第1/4页)  善战之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善战之宋最新章节!

    宋宗一七七年至一七八年,是一个对大宋后世影响极深的二年,在这期间,宋真宗赵恒向盘踞在塞北地区的氏族势力正式宣战,宋朝倾尽国力从各州郡各地征集军队,向燕云十六州进攻,战火波及下,无数民众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数十万民众在这次突然爆发的战役中丧生,宋朝方面虽是胜利,但因此次北征调动了几乎全国的人力物力,战争的后果直接导致宋朝的国力倒退了近十年,塞北地区经济倒退五十年,但从那之后,宋朝平定了塞北,当地经济生产力以每年三倍以上的增幅快速恢复,仅用三年就恢复到了之前的水平,而宋朝的综合国力有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为之后进攻吐蕃诸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出自野史《宋真宗散记》

    同时,在这次大规模战役中,大宋也涌现出来许多名将,比如杨继业杨延昭父子、李继隆、狄青、裴定方、以及塞北地区的秦家秦紫星、朱家的赵亚夫……

    当然还有一个不得不的人——应州知府事王靖。

    战役结束后,宋真宗赵恒在瀛州城上,亲手在城墙上插上了代表大宋的紫色金龙旗,他望着城墙下战旗展展的军队,百感交集,不禁对天长啸,发泄他这几十年来淤结在心中的闷气。

    在他身后,围着一群宋朝高级将领,那些人包括杨继业、李继隆、李泰等人,还有寿春郡王赵祯和司马固。

    良久,赵恒把目光从远处收了回来,他望着眼前的这些将领们,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朕在这个位置上坐了这么久,只有今天才觉得像是一个君王。”

    “父皇勤政爱民,对国事兢兢业业,西拒西夏,北攻辽,收复成都府,就算没有这次平定叛乱,这些功绩也不亚于开国的赵家先祖。”寿春郡王赵祯道,他的话立刻引起了周围将领们的一片附和称赞声。

    在这次战役中,寿春郡王赵祯率领的成都府府军先击败了入侵的吐蕃诸部暴雨骑兵军团,又在攻城中立下大功,已经成为世子之位有力的竞争者。

    “祯儿这次也立下大功,不愧为朕的儿子,很好,很不错。”

    “全依仗父皇统帅全局,若非您御驾亲征,鼓舞前方将士的士气,儿臣想战局不会这么顺利就结束。”寿春郡王赵祯谦虚着。

    “非是朕的能力,实在是大宋的将士能够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奋勇杀敌,势必争先,今天的这个胜利应该是属于我大宋的军队才是。”

    “陛下的对,这场胜利是属于我们大宋所有人的。”

    “大宋无敌、大宋无敌!”不知道谁在城墙上起的头,有一些士兵呼喊了起来。

    紧接着,城下的宋军队开始欢呼起来,声势浩大,直冲云霄。

    “大宋无敌!”

    “大宋无敌!”

    “好,好一个大宋无敌,这次朕能够平定内乱,各位居功至伟,等朕回京后,一定要好好的犒劳三军,哈哈哈哈……”

    宋真宗赵恒此刻心情大好,一贯严谨不喜形于色的他今天也不知道怎的,不管什么话都觉得喜气,再也无法板着那张脸了。

    他又再次把目光投向城墙下那些正挥舞着战刀大声怒吼的宋兵身上,数十万之众在城墙下的开阔平原上,犹如绽放着的紫色荆棘花丛,一眼也望不到边。

    ……

    宋宗一七八年十月

    宋真宗赵恒决定在汴京城对在这次战役中有功之臣进行封赏,摆下庆功宴,此时,近百匹快马从汴京城城门疾驰而出,向不同的方向赶去,他们的目的地是大宋各地区,通报全国各路的州府郡参加庆功宴。

    这次汴京城平定塞北内乱,收复燕云十六州九州,历时近五年,却收复了百年之前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领地,意义之重大,战果之硕硕,举世瞩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