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五章 黄竹柴(第2/3页)  剑耀九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点嫌弃地用筷子夹起一块黄竹笋,问道“这能吃嘛”

    易凡早已夹了一块放在嘴里,含糊道“很不错啊”

    李沐笑着看了沈璃一眼,也夹起一块尝了尝。发现易凡得没错,这黄竹笋尝在嘴里微微有些泛苦,但是若是慢慢咀嚼,就有一股鲜味开始弥漫在口中,然后愈嚼愈甘。

    三人吃着饭,李沐趁着二上菜的机会,挑起话头问起了柴家的事。柴家在这延祥县也算是大户,就算放眼黄竹郡也是排得上号的。所以二也是张口即来。

    问过二之后,李沐才知道自己也赶上了一个好时候。柴家大少要在这月十六娶亲,而今日已是十五,整个延祥城早已陷入了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之中。

    起柴家大少,二是赞不绝口。柴家大少名为柴牧荣,虽然柴家家大业大,但是柴家大少全然没有纨绔之气。相反,柴家大少平日里待人和睦,力主为富一方,造福一方。延祥城中周围男女老少都是交口称赞。

    延祥城中原有位出名的老学究杨先生开私塾教书,不过杨先生年迈多病,精力也有所不济。柴家大少知道之后,派人修缮了杨先生的私塾,把它扩建成了书院。由他出钱,让杨先生当书院山主,然后又请了外地来的教书先生教习。

    不仅柴家子弟可以在此读书,城中适龄儿童,只要有想学的,交一些束脩就可以来读。家中贫穷的,可以先向柴家借些学费,等到今后成才,或者是赚钱了,再来偿还。柴家收取的利息很低,所以这成了造福乡里的一大善事。

    这件事,当时胜州府也有过奖赏。

    除去书院这件事,还有延祥县城中的取水问题,也是柴家所解决的。

    延祥县坐落于山中,取水全靠山上大溪,但是有一年大旱,山中溪水枯竭。城中人用水成了难题。为了解决这事,县衙决定发动民夫,在山上挖掘水井。柴家第一个响应,捐出了一大笔钱,用于水井勘探和挖掘。

    还有开设赈济院,收养孤寡;灾年开仓压米价,布施救济,等等等等。一桩桩一件件,二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虽然李沐知道这种事情,宁家在整个胜州明里暗地里做得更多,但是对于柴家的义举也是抑制不住赞赏。

    易凡也在一旁叹道“那可真是大家大少里面的奇葩了。”他这话一,发现二竟然是有些不悦。易凡倒是惊奇,没想到一个二也会这么维护那柴家大少柴牧荣。由此可见,柴家在延祥城的确是十分得人心。

    易凡也是会做人的人,他笑着排出十枚铜板,然后伸手一撸,将所有铜板收在手心,最后放在了二手中。“奇葩二字,在我们那里,可是最高的赞扬了。”

    二听他这么,才笑着将铜钱揣在兜里。他道“客官是外地来的啊不知是哪的人”

    易凡避实就虚,继续胡诌,“我们就是为了参加柴家大少的婚礼才来的啊。”

    “这样啊原来是远来的客人哟,那真是有些怠慢了。”二连忙道。

    李沐看他略带歉意的模样,似乎真的是为怠慢而有些过意不去。二继续道“二位要不要房间因为宾客众多的关系,城里的客房,不管大,都被柴家给租了。只要去柴家登个名字,就能在店住下。”

    “好的好的,我们先去柴家拜访,然后再来。我们先吃。”易凡随口道。

    “好好好。三位客栈慢用。”二也是个会看眼色的。知道眼前的客官话中的言外之意,于是便先退了。

    “柴家,出乎意料呢。”沈璃声道。

    李沐吃着菜道“应该会挺好话的。”

    易凡耸了耸肩,“也难,面上一套背地一套的人可不少。特别是这些有钱的大家,背地里的事情,水深着呢。”

    对于易凡的话,李沐不置可否。

    三人在客栈饱餐一顿,吃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