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章 浮生半日闲(第2/3页)  侯门锦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行人回到树包碑休息。

    抬头,看着头顶的黄桷树,乔藴曦状似无意地问道:“嬷嬷,这树包碑是什么意思?”

    冯嬷嬷笑道:“姑娘第一次到昭觉寺,所以不知道,昭觉寺最出的,一是供奉在这里的地藏菩萨,二就是这个树包碑。说来,这树包碑还有个典故。”

    乔藴曦挑眉,显然很有兴趣。

    “这个我知道,”黄芪打断了冯嬷嬷,兴冲冲地对乔藴曦说道,“小姐,之前在这里是有个石碑的,具体是什么石碑,已经无从考究了,当年,老主持在石碑旁边种了一棵黄桷树,喏,就是这个。”

    黄芪指着身后需要七八个人才能抱住树干,枝丫覆盖了广场一半以上的黄桷树,兴奋地说道,“这棵黄桷树就在大雄宝殿的外面,沐浴在佛香中,每天都听老主持讲禅,时间久了,它就成精了,越长越大,就把碑文包住了。”

    黄芪伸出双臂,做了个环抱的动作,夸张地说道:“也就是说,这黄桷树树干里面,还有个石碑。”

    “黄桷树居然没死?”乔藴曦觉得不可思议。

    冯嬷嬷笑着说道:“这孩子,尽瞎说,什么黄桷树成精了。这树包碑啊,是昭觉寺的典故之一,道魁祖师圆寂前曾预言‘树包碑,檐瓢飞,柱头落地祖师归。’后全都应验,树有近千年历史,树内包石碑一块,被誉为天府树王。”

    黄芪不服气地白眼,认为冯嬷嬷没她讲得传神,辱没了树包碑的威名。

    午饭是在寺庙对香客开放的斋堂里吃的。

    外面的身份,在寺庙里是没有用的,除非是皇亲国戚,像乔家和马家这样的“大户”,最多就是单处安排一处相对安静的地方,在吃食上,都是一视同仁的。

    乔藴曦本就不挑食,斋菜也好,荤菜也好,她都能吃得津津有味。

    虽然只是最简单的豆花饭,可乔藴曦吃得小嘴鼓鼓的,一脸满足。

    谷靖淑好笑地替她擦了擦嘴,“慢点,慢点,要是喜欢,回去了,我们自己做来吃。”

    乔藴曦闷声闷气地点头。

    滕静月也是一脸促狭,“胃口好就好,能吃是好事。”

    谷靖淑赞同地点头,“这孩子胃口一直不好,难得今儿不用哄就吃了这么多。”

    乔藴曦呵呵笑了笑。

    她又不是真的是十岁的孩子,吃饭还需要哄吗?

    再说,乔藴曦本尊之所以没胃口,还是因为运动少,吃下去的没消化掉,自然就不想吃东西了。

    “乔乔,午睡后,我们到后山去转转。”谷靖淑的兴致很好,“昭觉寺后山的银杏很有名。”

    乔藴曦点头。

    不仅是昭觉寺后面的银杏有名,整个锦城的银杏都很有名。

    用一句现代汉话说,银杏就是这锦城的“市树”,没有泛滥到随处可见,可在锦城的重要路段都栽满了这种一到秋天,就自成风景的树木。

    说来,她院子里就有一棵财大气粗的银杏,据说是乔兴邦用银子砸回来的,百年银杏。

    午睡后,稍作休整,一行人到了后山。

    说是后山,其实已经不是昭觉寺的范围了,只不过从寺庙的后门出去,有一条上山的小路,香客们习惯性地把这处地儿叫做绍觉寺的后山。

    时间久了,昭觉寺也就负责起了这片山丘的安全,会有武僧在周围巡视。

    山丘并不高,在乔藴曦还没感觉到累的时候,就已经站在山顶了,放眼望去,周围的景色尽收眼底。

    蜀州多雾,即使现在已经过了午时,太阳正是最烈的时候,周围还有一层薄薄的雾气缭绕,如梦似幻。

    沿路的银杏枝繁叶茂,挡住了山涧小路,却不影响众人的步伐。

    难得这么透气,乔藴曦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