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巡院体系,是刘晏创设并完善起来的,到了这时候,全国沿漕运和要道的各处巡院,大体分为三个等级留后、巡院和分巡院。
留后地位最重要,全国也就那么几处,如上都长安、东都洛阳、河阴、扬州等,这几处贯穿着国计的命脉,所以官长叫做“留后”,通常带检校郎中(或员外郎)即侍御史(或殿中侍御史)的衔,属于官职体系里的10—11级;
再往下就是地方性的巡院,官长叫做“知某院”,通常挂衔为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属于11—15级;
至于更低的分巡院,官长叫“知某院事”,挂的官衔也最低,好多都是试大理石评事、太常寺协律郎或奉礼郎,乃至卫佐官,属16级再往后的。
巡院官的来源比较驳杂有地方州县官员被看中,便可从职里“勾留”出来,到巡院里兼职,这叫勾留官,如唐代有位叫刘茂贞的,来是去泗州当司仓参军事的,结果因有理财之能,即被当时的盐铁司“勾留”,便担任集津分巡院知院官,拿的是司仓参军事的俸禄,干的却是巡院事务,是“寄禄”和官职分离的典型(《刘茂贞墓志》)。
当然,勾留官就算有,那也是分巡院这种级别的。对于王海朝或孟仲阳而言,他们到杨子和寿庐来任院官,都是由度支司和盐铁转运司(也就是裴延龄和张滂)直接任命的,待到“停使职”时,迁转也不用参加吏部铨选,而是被度支、盐铁直接推荐,和节度使下的行军司马、判官、掌书记一道,参加个叫“冬荐”的考核,升迁可谓比普通官员便捷得多。
扬子度支留后院来掌握的是两税转运,但之前王海朝将原的扬子盐铁巡院也并吞到自己手里,可谓两税、盐利全归他管理,这是他在淮南“自成一派”的底气所在,也是孟仲阳和他过节甚重的原因。
当然这次谒见,王海朝对高岳很是恭敬。
除去高岳是中书侍郎,理论上对三司有领导权外,还有个更为重要的
先前荆门、汉阳和宜城等地盐商惨遭扫荡,里面有不少便是扬州在彼处的代理人。
着急的扬州大盐商,便集体找到王海朝,希望高岳能开一面,放人,还货。
“岳处京师当中,与判度支裴学士交往颇深,惺惺相惜。你是裴学士举荐来的,那么也等于是岳的朋友。”此刻,高岳和对杨元卿完全不同,换上副随机应变的面孔,先是热情挽留王海朝饮茶,然后他忽然又面若霜凝,且加重语气,“所以岳坦诚相告,盐商的事,不是身为度支留后的你该请托的,也根不是你能请托得了的,到时候徒惹祸端上身,何必呢?”
王海朝一听这话,又看高岳眼神凌厉,立即背脊寒气直冒。
他也就个以侍御史宪衔来知扬子留后院的人物,要是真的在御史台,还能和高岳硬抗两个回合,可此地此情,只要这位统制十余道,同掌中书门下及重镇军政大权的高堂老,稍微伸出根指头来,就能把他像蚂蚁般给摁死——可这群盐商是山南东道、荆南、鄂岳三镇军府抓捕的,大盐商们却蜂拥着要向他这个巡院官长来求情,自己夹在当中,也确实有不出的苦楚。
“汲公......其实,我只是心忧平淮西所需的......毕竟有大商贾向我保证,只要汲公能飞个堂牒去交涉下,便献助军钱五十万贯......”此刻王海朝起身,毕恭毕敬地立在高岳前,还在为扬州盐商盘桓。
高岳不动声色,从檀木高脚果盘里,捻起两枚上好的枣,搁入到王海朝的茶盏当中,随即他招招手,背后帷幕里,随军官走出,手里奉着个开过封的信件。
“这封信,是裴学士递送给你的,当然他不敢绕过道,所以预先交给道过目。”
高岳这话,让王海朝更是心惊胆战
这个举动,表面上是裴延龄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