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9章 汉帝兴兵伐淮南 新(第2/3页)  三国矿业大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坐卧不宁的张太后和张勋终于听从大臣建议,重新启用梁纲、乐就、李丰和纪灵等袁术旧将,这才又守住了防线。

    但是,这并不能改变淮南势力依然处于守势的问题。众大臣都请求向江东求救,毕竟袁耀是幼帝长兄。

    但是张太后担心请神容易送神难,一旦袁耀帮助击退联军,原本就倾向于袁耀的众臣,只怕再也不肯追随自己,因此,下令谁再提议向江东求助,杀无赦。

    袁耀了解了事情经过,没有在丹徒县停留,连夜返回熊猫城。

    路上,袁耀问严畯道:“曼才,这两年造船厂总共造出了几艘内河轮船?”

    “我们优先协助公子开发海外领地,内河轮船需求没那么迫切,只为了满足运粮运兵的需要,造了两艘二百吨级货轮,二十艘兵船。”

    “兵船容量多大?”

    “作战使用可载一百人,运兵使用可载一百五十至二百人。”

    袁耀问孙策和周瑜道:“够吗?”

    周瑜看了一眼孙策,孙策道:“够了。”

    严畯道:“不过,我们离开时这些船都在江东各郡江上运输,厂里或许只有数艘新船。”

    袁耀道:“回去立马派人调回来使用。”

    诸葛瑾道:“公子,子敬考虑到可能随时需要出兵支援寿春,早就将这些船只全部调回来,如今都泊在濡须口内。”

    “太好了!”袁耀高兴道,“子敬做事,总是先人一步准备充分。”

    次日凌晨,袁耀船队返回熊猫城,鲁肃已经集合周泰、蒋钦、邓当三人水兵八千多人,祖郎留在熊猫城的丹阳兵两千多人,吴景丹阳郡兵一万多人,内河轮船二十二艘,其他大小普通船只近千艘,泊在濡须口随时待命。

    袁耀的海船吃水太深,大轮船只能航行在黄河、长江、淮河等内河干流,小轮船最多还能航行在颖水、汝水、泗水、汉水等主要支流。

    但是,从熊猫城前往寿春的水路中,濡须水、施水和肥水的许多河段深度不足三米。尤其是从鸡鸣山到将军岭连通施水和肥水的十几公里“巢肥运河”,是八百年前楚庄王命令尹孙叔敖开凿的,经历八百多年沧桑,许多地方河道拥塞,虽然经过这几年袁耀雇用大量工人疏通,大多数河道水深依然低于两米,不可能通行海船。

    因此,袁耀只能放弃所有海船,征用这些内河轮船。

    二十二艘内河轮船中,两艘二百吨级货轮水线长33米,型宽6.4米,型深2.3米,吃水1.7米,可载粮1.3万至1.5万石。二十艘兵船长23米,宽4.2米,深1.6米,吃水1米,载兵100人。

    袁耀马不停蹄,与鲁肃、周瑜和孙策三人立刻点将周泰、蒋钦、邓当各率水兵一千人马,祖郎山越兵五百人,分乘二十二艘轮船即刻出发支援寿春。

    桥蕤、陆勉身为袁术旧将,也上来要求参战,桥蕤道:“大公子,敌军众多,来势凶猛,我二人率其余一万多人马跟随大公子一起救援寿春。”

    袁耀道:“二位大人不必担心,在熊猫城等我消息即可。敌军虽多,不过乌合之众,不足为虑。去人太多,只怕太后生疑,不利于救援。”

    二人见袁耀说得有理,又见他的大铁船无人可以阻挡,便道:“既如此,请大公子保重!”

    袁耀披挂整齐,穿上了自己极少穿着的戎装,率船队来到合肥。合肥原有秦翊、戚寄二将率两营二万余人驻守,如今戚寄已经调往寿春协助抵御联军,只剩秦翊一营。

    秦翊率兵拦在施水江上,对袁耀说道:“大公子,我等奉太后之命守关,不得太后诏命不敢放大公子入关,请大公子谅解。”

    袁耀道:“你怕放我入关,太后会杀你全家,难道不知道寿春一旦陷落,你同样要满门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