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 忠义将军(第2/2页)  三国矿业大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不说,光是马掌这项发明,就能极大提高马、牛等畜力的利用,生产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也等于间接提高粮食产量了。

    “这些东西真是你发明的?”陆康更加不敢置信了。

    袁耀道:“将军寿近古稀,又博通古今,在此之前,难道见过此物,听说过此物?”

    陆康见袁耀虽然年轻,而且长得柔弱,有时也有小孩的幼稚举动。但是议论问题时信心十足,思维缜密,显得成熟老练,颇与他的年纪相貌不相协调,开始有些动摇,问道:“你真想验证?”

    袁耀道:“不经验证,将军如何知道真假?”

    陆康语带威胁道:“若是验证出来你胡说八道,我就不是遣回寿春,而是将人头送回寿春。”

    周瑜听陆康这么说话,万一袁耀验证不出来,陆康就不好下台了,劝袁耀道:“袁公子,你要三思。忠义将军名震环宇,若是没有十成把握,不可妄欺。”

    “公瑾放心。”袁耀安慰完周瑜,反问陆康道,“请问将军,若是晚辈真的做到呢?”

    陆康道:“你意如何?”

    “晚辈把这项技术推广到庐江,请忠义将军每年支援九江三十五万石粮食。”

    袁耀故意把归顺袁术说成支

    援九江粮食,避免刺激陆康的自尊。

    三十五万石粮食,差不多就是过去庐江郡缴纳给朝廷的赋税,这也是庐江能承受得起的。

    “好,你真能做到,我就如你所愿。”陆康应道。

    陆康绝不相信袁耀真的会种水稻。然而退一步讲,如果他真能做到,那么每年给袁术提供三十五万石粮食,不但自己不会吃亏,反而真的赚了。

    这个时代,水稻产量平均亩产1.5石(1亩合今0.288亩,1石粮食重约13.5公斤,亩产1.5石合今亩产70.3公斤),加上种稻前后插播豆类麻类,一亩地年产谷、豆2石左右。如果真如袁耀所说,不但水稻增产,节省一两个月的地力又能种植更多豆类蔬菜,亩产超过3石,等于增产五成以上。

    庐江郡五十万口,七百万亩耕地,至少有二三百万亩稻田,如果平均每亩提产一石,每年就会多出二三百万石粮食,真的等于袁耀给庐江送粮食来了。

    然而周瑜见袁耀和陆康立下生死赌约,不免有些提心吊胆。

    粮食增产的事,千万年来人们孜孜以求,可是收效甚微,每个小小进步都要经过数百年上千年的摸索。如今袁耀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夸下如此大的海口,万一失败,陆康岂肯轻饶。

    但是袁耀似乎并不关心周瑜的担忧,只顾跟陆康讨价还价,他想要五千亩土地做试验田,陆康只想给五十亩。争了半天,最后陆康同意给他三百亩官田作为试验田。

    辞别陆康,周瑛留在郡府上班,周瑜陪袁耀返回周府,途中袁耀突然说道:“公瑾,跟你商量件事。”

    “何事?说吧。”

    “万一我被忠义将军砍头,你要帮我收尸。”

    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