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三十八章:何处容身(第2/2页)  明末汉之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敖尔告”后不敢坐以待毙,再次开始了迁徙。

    越往北气候越恶劣众所周知,这么多人如何生活?唯有往西才有出路,建奴、鞑子没有第二选择,只能往西而去。

    他们携家带口驱赶着满载家当、粮食的马车和留着做种的牛羊跑得不快。

    但是“红旗军”一边搜索、一边打仗同样推进得不迅速,由于豪格早出发了一个月,五月下旬憨子率领人马到达“北海”地界之时,又没找得着建奴。

    “北海”地区太大了,搜索接近半个月只发现了零星的蒙古部落,“红旗军”往西追逐了一个月后,在七月底开始缓缓南归。

    王志诚、桑羽、毛承禄、潘应勇等等七营人马将要驻防“北海”、“敖尔告”这片广袤区域。

    他们的营伍做了结构性调整,减少了步兵,增加了一个千总骑兵,达到骑兵七步兵三的新编关外骑兵营标准。

    以后平均一营两千五百骑兵,一千一百余自行车步兵的骑兵营至少要组建二十个留在关外,保持铁骑数量足五万。

    再加上享受卫所军待遇的蒙古轻骑兵,关外的骑兵总数要保持不低于十万,有了这样的实力,足以让五千里方圆内的敌人消弭于形成前。

    明年春天在“北海”、“敖尔告”之间开始修建最少七座城堡,两城之间相隔不超过三百里。

    争取花三年时间,官道连接的关外城池一直延伸到“北海”北端。

    有条件的地区修通砂石路,条件不成熟地区也得修建简易土路,漠南到长城范围内的城池之间尽可能修建混凝土大马路。

    至于更加遥远的北方,暂时不会考虑修筑城堡,那里的气候条件太恶劣,土著少得很,只要没有老毛子大举移民,用不着长期驻军,定期巡逻即可,那块地皮丢不了。

    总而言之,从“北海”北端到八千里之外的锦州港,某个城池遭遇攻击,离这座城池最近的南、北两座城池驻防的骑兵一天内、步兵花两天时间,都要能够赶到战场。

    这些城池配合小型城堡,利用固定式望远镜以点带面形成防御体系,白天用旗语,夜里用打光秘密联络,把整个漠南、漠北大草原一分为二。

    三年后,“北海”需要传达的军情白天进行旗语接力,夜里灯光密码传递,除非天气原因这样的不可抗拒因素,紧急军情两天时间必须送达京城送交兵部。

    留守大草原的当然是以骑兵为主,而且超过一半骑兵来自于臣服的蒙古部落。

    大草原上,各部落谈汉色变,没有归顺的都迁徙去了遥远的西方、北方。

    剩下的都是“红旗军”管理的部落。

    每一个部落都有最具备战斗力的勇士三十人为“红旗军”服务,得到正兵待遇的屡见不鲜。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