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七十三章:挟天子而令诸侯(第2/2页)  明末汉之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土大马路直通,来往方便且舒适,一年有三个季度住在那边含饴弄孙。

    长房的两个孙子已经在“虎穴城”中学读,二房、三房也有孩子在读小学。

    郑孝文、郑孝章、郑孝礼都在“红旗军”体系做官,郑孝文已经做到了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

    郑国昌不怕皇帝翻脸,大不了丢了自己和长子的性命,他还有三个儿子,九个孙子,郑家可谓枝繁叶茂。

    如果自己和长子由于女婿的株连而获罪被朝廷杀头,女婿恐怕会立刻发难,真夺取大明江山面南称帝,那时为新朝流血、流汗的郑家肯定公侯万代。

    况且以他的见识,女婿越是强势,郑家越能够得到重视,掉脑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想到此处,郑国昌迎着皇帝的目光昂首挺胸道:“‘汉江郡王’确实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其实是准备出其不意渡过黄河给予流寇、建奴突然袭击。”

    崇祯苦笑,京营精锐已经南下卫辉府坚守黄河沿线,京师兵力空虚,三万“红旗军”确实能够给予流寇雷霆一击,可是也能够假途灭虢啊!

    他道:“‘汉江郡王’能够主动派遣三万人马前往中原剿寇善莫大焉,可是他为何没有言明目的地?为何不直接请战?以拉练的名义在京畿之地行军,不明事先确行军路线岂不是容易引起误会?”

    郑国昌道:“陛下,‘红旗军’这一两年的首要任务是完成五年平辽,不可能分散精力两面作战。

    以拉练名义运动到黄河沿岸的目的是随机应变,能够确保打一场打胜仗就会毫不迟疑出击。

    如果寻找不到战机,仅仅能够做到威慑敌军而已。

    故而心思缜密的‘汉江郡王’不做出任何承诺,也不旗帜鲜明请旨参与中原大战。”

    崇祯未置可否,低头沉吟,眉头紧锁。

    首辅刘宇亮和几位阁臣倒是旁观者清,都听明白了原委。

    “汉江郡王”这是准备采取一边练兵一边关注河南战况的形式出现在黄河附近,能打则打灵活掌握,不给自己硬任务,也用不着承受任何舆论压力。

    毕竟五年平辽的承诺期已经不足两年,“红旗军”困在中原战场会贻误平辽计划,故而“汉江郡王”在取舍两难之时,做出这样的安排。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