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一十九章:报仇雪恨(第2/2页)  明末汉之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个傻鸟的决定绝对是帮了流寇大忙,张献忠、罗汝才都知道闯王高迎祥混得如日中天,还得到了大清国的秦王爵位,如今把洪剃头包围在西安城里。

    他们早就想着杀回陕西跟盟主高闯王合兵一处共谋发展,可是左良玉、牟文绶、黄得功、刘泽清的人马一反常态死缠烂打,流寇们损兵折将根本没法西归。

    现在好了,吃着大明给的粮食大摇大摆回家,等出了潼关,嘿嘿!

    熊文灿的军事行动拖泥带水,集结的人马一天走三四十里就不错了,赶到潼关应该是三月底。

    旗卫陕西军情处主官黄惠武早早的接到了征虏大将军的命令,不仅如此坐镇襄阳的赵坤也得到了黄汉的指示。

    提前派遣何勇庆率领一个把总骑兵,一个千总步兵、两个把总炮兵,一个千总卫所军携带三十门一磅弗朗机炮悄悄的进入潼关。

    黄汉指名道姓用何勇庆入住潼关的目的是尽可能劝住孙应元跟着“红旗军”留在潼关哪儿都不去。

    何勇庆一直在黄汉身边担任亲卫,黄汉在京师修撰“崇祯大字典”之时,顾奎、何勇庆、戈大本几个经常跟京营将领呼鹰嗾犬。

    不仅仅京营将佐们经常跟他们喝酒逛风月场所,连李若琏和娄允、张超等等锦衣卫大人物都跟他们称兄道弟。

    孙应元当然知道何勇庆是征虏大将军身边人,是绝对的心腹。

    何勇庆的提议想必能够影响到他,只要孙应元留在潼关以后跟着“红旗军”,历史就会改写,他就不会轻易阵殁。

    如果孙应元和他的一万京营人马被熊文灿忽悠走了也不打紧。

    潼关多出三千余“红旗军”加上这段时间黄惠武发展的乡勇,再号召民众参与守城,组织两万青壮年都不在话下。

    孙应元信任“红旗军”,跟黄惠武、何勇庆密谈后决定不参合熊文灿那支混杂了一小半流寇的人马。

    他动用六百里加急向京营提督曹化淳、方正化言明驻守潼关的重要性,指出熊文灿的人马其实是乌合之众变数不可控,并且把征虏大将军的预判告知。

    京营人马能够有今天,方正化付诸太多心血,他当然支持孙应元固守潼关保全实力。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