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三十四章:彻底服软(第2/2页)  明末汉之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个个都感到了温暖,更加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

    嚣张的家奴哪里受到过如此欺负,被饿了两天就老实了,可是他们不肯把骂东平侯的话写下来签字画押,周良臣还是不打不骂,继续饿着他们。

    第三天,五个家奴彻底服软,“红旗军”镇抚官拿到了坦白文才给他们喝了两碗粥释放了他们。

    可以想象到这些人回到潞王府一定会添油加醋向级别高的太监们哭诉来到侯家庄办事的遭遇,这些低级小太监不至于能够随随便便见到潞王。

    黄汉这段时间也看过旗卫整理的许多资料,都是在河南有封地的藩王、郡王,潞王的名声其实不算坏,还是个多才多艺的文人,围棋下出了国手水平。

    他准备以潞王为突破口解决占了几十万亩属于藩王、郡王封地的大问题。

    万历初年经过张居正整合、统计,能够确认整个大明拥有田亩超过七亿,拿后世的超过十八亿亩耕地相比低于半数。

    田赋平均税率为不到四升粟米每亩,河南的田赋低于平均税率,大概在三升两合一亩,张居正改革后不收实物改收银子,河南平均一亩田的正税折银仅仅三分不到。

    其实明末“三饷”根本没有同时收取过,到了崇祯年后期所谓的“练饷”大都是江南承担,那是因为河南、山西、陕西基本上被打烂了。

    河南每亩田赋的正税最高不会超过四分银,大明官方普遍按照每石粮食折银八钱计算田赋。

    按照大明法律,藩王、郡王乃至于公、侯、伯爵所谓的封地其实是田赋归他们所有,并不是表示他们拥有几十万甚至于上百万私田。

    田亩都是有主人的,皇帝动辄给某个藩王上万甚至于几十万亩封地,需要如此之多的熟田从何而来?

    真是情况是土地所有权不变,只不过本来该户部得到的田赋变成了藩王的食禄而已。

    历史上万历皇帝疼爱的福王朱常洵去封地洛阳就藩,万历生怕这个儿子过得不好,赐予良田四万顷,这个顷可不是后世的公顷代表着十五亩田地。

    古代一直到大明、满清一顷地都是五十亩,由此可见福王就拥有二百万亩良田,虽然这个时代一亩比后世一亩面积少了不足一成,总量也多得吓人。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