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十七章 道别(第2/3页)  东厂督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不多,但是民风至古,村民那都是脊梁骨笔挺的人,当年各路人马来去搜你们老爷,哪个不是出了高价,可有谁把老爷卖了没有?

    说得乔管家赶紧苦笑着道歉,深怕戚奶奶气坏了身子。

    其实,现在黄陂村不缺钱。

    整个黄陂村就十来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男人在江河帮做事。

    他们没有武功,自然是只能打打杂,秦淮吩咐各堂,只要是黄陂村的来的,一律都优先安排到总舵做活,工钱可以按照较高的老帮众算,这已经是破例了。

    不过戚氏得知后,偷偷找到负责总舵的邱大力,说但凡是黄陂村的,每月工钱再额外加三两,这些钱就从她老婆子这拿,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千万不能让他们知道。

    邱大力架不住老夫人的恳求,只好每月巧立各种名目,给黄陂村的男人们加那么两三两。

    为了加得天衣无缝,不让黄陂村的人看出来,每个月他可没少花心思。

    至于黄陂村的人,可能到现在都还不知道他们每月的工钱里包含了戚氏的一部分,只道是自己干的勤快,帮里额外赏的——说起来,他们确实很勤快,而帮里确实有除工钱外的赏钱。

    现在黄陂村的男人,每人一月能拿到差不多十两银子。有的家里有两三个男人在江河帮,那一月就是二三十两,比以前他们一年的收入都多了。

    更好的是,江河帮现在一月能有四天例休,而且例休都给工钱!这么一来,大伙儿每月都能回趟家,地里的活都不会落下,这可叫一个好日子。

    现在,黄陂村早已告别了低矮的茅草房,而是家家户户都盖起了黑瓦白墙的泥瓦房,住着那叫一个舒坦。

    不过,村里最大的一栋房子,还是叫“义安居”。

    “义安居”这两年经过了三次扩建,现在已经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三进三出大宅院了。

    至于以前从老房子拆来的那些旧料?早就已经不用了。

    全都是新料!

    按照老里长的话,那就是以前咱们没钱,只能糊弄下国公爷,现在咱托国公爷的福过上好日子了,要是再拿旧料糊弄他,传出去脸还往哪搁?

    张蛋全曾经问过里长,说这“义安居”都建成好些年了,国公爷会不会来住?哪怕是来住一天也好啊!

    当时他就被老里长一顿骂,“国公爷的正妻是从咱们黄陂村出去的,他还能不来?你没看见他这些年为了咱大明在南征北战?等这天下太平了,他一准来!”

    在老里长的安排下,现在各家各户每隔三天都要去义安居打扫一次,雷打不动,已经成了黄陂村的规矩。

    大伙儿就一个念头:万一什么时候国公爷来了呢?咱们这些泥里打滚的庄稼汉住啥样都行,但国公爷来了,你能让他住蒙着灰的屋子?

    所以,当秦淮出现在村口的时候,第一个看到他的张小六都愣了一下。

    揉揉眼睛,再细细一看,是国公爷没错!

    除了国公爷,还有戚老太、陈晴儿,还有陈家那三个小子都回来了!

    张小六赶紧往回跑,一溜烟就跑没了。

    陈晴儿本来正准备跟张小六打招呼呢,没想到他逃命似的跑了,弄得一头雾水。

    “这家伙跑啥啊?”

    张小六跑进村子,大喊,“大伙儿赶紧出来哇,国、国公爷来了!国公爷来了!”

    李家大婶问,“小六你不是在胡咧咧?”

    张小六急了,“咧咧啥啊!这种事我能胡说吗?”

    李家大婶当时就把手里的喂鸡盆给扔地上了,然后飞快地往里正的院子跑去,在门口就喊了起来,“国公爷来啦!老里长,国公爷来了!咋弄啊?”

    老里长正在院子里优哉游哉地喝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