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十六章 回家(第2/4页)  东厂督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海关衙门政绩斐然,皇上对你恩宠有加,实在是可喜可贺啊!”

    李馥忙道,“下官不过是尽了些绵薄之力,海关之事至今尚不过略有眉目。幸赖国公爷当初举荐,又蒙皇上恩典,方才做出一点的事情。实在是惭愧,惭愧!”

    “李大人过谦啦!听去年海关得税银一千七百万两?哈哈,这么多连公都没想到呢!”

    “国公爷谬赞了!天气热,国公爷快些随下官等一起去岸边茶楼歇歇,凉快些再启程如何?”

    秦书淮抬头看了看,发现这个码头附近到处都是已建成或者正在建的茶楼、酒肆、客栈,简直像个繁华的城了。

    看样子这两年以来大明的对外贸易发展很快,要不然一个码头也不可能有这么多配套设施——有生意才会有人来开店不是?

    于是笑道,“好极!公在船上飘久了,到现在还感觉在晃呢!去茶馆坐坐,适应适应这得稳坐得稳的感觉也是不错!”

    一番话引得一众官员都哈哈一笑,大伙儿见国公爷果然如传中一般平易近人,也就放松了不少。

    浙江巡抚道,“料得国公爷少不得喝个茶,下官倒是特地带了点正宗的杭州龙井茶。平常舍不得喝,这不,为了能在国公爷跟前讨个好,特意带来了。”

    一番风趣话惹得众人又是一番大笑,秦书淮对浙江巡抚道,“陈大人,你既然了是拿这茶来讨好公的,那公回头又喝又拿,你可别公手黑。”

    “哈哈!国公爷若是要,以后每年下官都给你送一罐去。国公爷放心,下官只送一罐,绝对不上三两的价,如此可不算行贿。”

    明朝官员间礼品往来甚多,因为以“礼”治国,所以一下子要杜绝很难。但是秦书淮规定要从严治吏,所以吏部就想了一个妙招,就是三两以下的礼品官员间可以随便送,但是三两以上的就算行贿了。

    此时,几人的声音已经被铺天盖地的欢呼声给淹没了。

    于是秦书淮就朝人群拱了拱手,算是和大伙儿致以谢意,不想又引起了更大的欢呼。

    秦书淮心道,这可真是个好世道啊!

    这,大概就是我要的世界?

    是的,那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和崇祯一起憧憬的世界。

    在茶楼喝了会茶,待到稍稍两块之后,秦书淮就上了李馥安排的马车,一起来到了海关总理衙门。

    接风宴自是必不可少的,李馥选了一家不错的酒楼,倒也没装什么清廉,桌上山珍海味一应俱全。

    秦书淮看着李馥一脸红润的样子,就知道这家伙现在的日子过得很滋润。

    也对,海关总理大臣虽然二品,但是俸禄可是和一品大员看齐的,如今的一品大员,一年的俸禄加上各节的赏赐,加起来起码有七八千两之多,绝对够当富家翁了。

    接风宴后,秦书淮直接去了李馥府上,与他畅谈海关治理的经验。

    秦书淮自然没什么实际经验,无非是将后世海关治理的一些模式给李馥听,就当是提意见了。具体怎么去折中执行,很切合大明实际,那就由李馥去拿捏。话回来,就算他听完不去实施,那让他多了解下也是好的。

    李馥听完果然大呼妙哉,随后竟拿笔一条条记了下来。

    两人在书房促膝长谈到深夜,方才各自回房睡觉。

    这段谈话后来被李馥收录到他晚年所作的《梦溪杂录》之中,成为后人研究崇祯时期海关制度的重要文献,这倒是秦书淮没想到的。

    第二日,告别李馥,秦书淮先去了杭州,游玩一番后上船,于十五日后直接抵达京师。

    到达京师,按照老例他得先带着一众将领去向崇祯复命。

    崇祯八年八月二十六,崇祯再次在光华门外亲迎秦书淮凯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