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82 汪叔,退休后给我打工如何(第1/3页)  重生军工子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你就不怕两家公司最后闹得难分难解?”

    等任大佬走了好一阵,汪贵林才问谢凯。,

    之前他们商量的,可是等到一定程度,才让两家的业务交叉,形成内部竞争,避免一家独大。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是?反正不管谁发展起来,都是咱们自己的产业。我们的目的是发展,他们也是,只要一直保持竞争就好了”

    “可技术呢?”

    “这就是关键,我们提供技术支援。当然,他们两家肯定会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这不也是我们希望的?”谢凯倒是并不在意这事儿。

    估计到最后,依然是那个结果。

    两家公司的老大的性格都注定了结果。

    合并,可能实力更强,但是也会出现很多意外的结果,这是现在不能不考虑的。

    只要发展起来,国外肯定不会容忍,各种搞事儿。

    华为当年发展势头迅猛,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眼看就越来越强悍,苹果都没法抗衡,然后,其他的手段就出来了。

    什么影响美国国防安全,什么穀歌不允许华为使用他们的作业系统什么的

    那些手段,极其噁心。

    如果从一开始,华为跟中兴两家企业就表现出你死我活,等到那时候,不用华为,可以用中兴嘛再说了,两家都不用也没关係,反正从一开始就可以由红旗集团下属的研究团队搞作业系统。

    现在就开始布局,花二三十年,有自己的系统可用,也就不怕被人卡脖子了。

    搞晶片,谢凯同样是这样想的。

    现在开始搞,哪怕性能差一些,基础铺好了,也就不是问题了。

    国内晶片生产厂因为长虹的彩电市场份额扩大,也在不断被整合。

    谢凯可没有忘记收购国内最早引进晶片生产线的742厂,这是他之前定下的第一个小目标。

    到现在,其他各种目标完成了很多,这个小目标依然没有完成。

    这已经成了谢凯的执念。

    如果他愿意,现在很容易,可他不愿意去花费更大的成本。

    742厂早就已经不如原本的红火了。

    晶片甚至是求着客户采购。

    可谢凯觉得,还能再等等。

    太白无线电厂里面搞出来的二手设备,让红旗集团拿到了这些设备的测绘图,这几年一边手工生产这些顶级设备,一边在改进,提高生产精度。,

    需要的就是时间。

    “华为也要进入通讯基础设备领域?”侯总看着谢凯,不理解谢凯怎么想的,“难道一开始建设在一起,就是为了内部竞争?”

    对于华为的厂区就修在中兴旁边,他倒不是很在意。

    中兴到现在,一年销售额都已经突破了十亿。

    原本历史上的这时候,销售额还没破亿呢。

    特区拿地,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不过红旗集团下手早,之前就拿下了上万亩的地。

    中兴建设的时候,就挨着凯盛不远。

    现在华为的工厂、技术研究中心,则是建设在中兴旁边。

    “不,这一区域,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配套比较齐全。良性的内部竞争,有利于公司的健康发展。”谢凯看着侯大佬,这位学霸,并不是非常在意华为的竞争,“侯总,咱们需要的,不仅是国内市场。”

    “明白,只是不理解这个。既然这样,我们搞行动电话相关技术,也没有问题,对吧?”侯大佬问谢凯。

    中兴发展速度很快。

    尤其是拿下了巴基斯坦军用通讯路跟科威特的电话路建设业务。

    阿根廷等国家的市场,也都是跟装备交易绑定,自然是不在意华为这样刚建立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