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16 苏联从中国引进电子元器件?(第2/3页)  重生军工子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看着中方技术人员操作,来对比两国的技术差距……

    实验结果出来后,苏联的技术人员在有了对比的情况下,不得不承认他们的传感器确实出了问题。

    这方面,中国甚至已经开始超越苏联。

    这让苏联来中国的代表团成员们心中更是蒙上了阴影,更是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中国小老弟的技术居然已经开始超越强大的苏联了……

    在找出故障原因后,中方没提出更多的要求,甚至没提出赔偿的事儿。

    原以为中方是为了以此为借口,讹诈苏联RD-33发动机生产技术,可中国人没提,只是开始在这些发动机上更换中国国产的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

    这让苏联人更意外!

    郑宇成面对这样的结论,一脸惋惜地说道:“多好的机会啊!咱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事儿搞到RD-33发动机制造技术,即便不搞,也得让他们出点血不是?”

    汪贵林没说话,脸上的神态表明,他对郑宇成的提议是支持的。

    两个老家伙这些年是讹诈上了瘾,逮着机会就想占便宜。

    谢凯直摇头。

    “仅仅是传感器这样一个小元件,想让他们拿出技术不太现实。何况,拿到RD-33发动机制造技术,对我们有什么用?反而会影响国内正在攻关的核心机进度。”

    RD-33发动机生产技术,谢凯不是不想要。

    如果他们没立项搞涡扇-10、没有全国联动搞发动机核心机攻关,谢凯绝对会毫无犹豫地谋划RD-33发动机全套生产技术,甚至还会谋划苏-27使用的AL-31发动机生产技术。

    当初跟苏联谈判时,404就有机会得到RD-33发动机全套生产技术,苏联方面也有意提供,谢凯却拒绝了。

    就怕引进发动机生产技术,会让国内本来基础就落后的发动机单位消化不良,影响国内的项目。

    “我不过抱怨几句,逮着机会,不敲诈苏联人一笔,有些不符合你做事风格啊。”

    郑宇成很怪谢凯这次为什么不讹诈苏联人。

    多好的机会?

    上千台RD-33发动机呢。

    “苏联国家都要完蛋了,咱们在这时讹诈他们,多不地道?咱们是亲密的同志关系,要给他们春天般的温暖,要不然,苏联怎么会派出更多技术人员来中国?苏联自用发动机出现问题,不派发动机专家来咱们国内,合适吗?这些技术人员在我们这边发现,待遇远比国内好,到时候不愿意回去……好客的我们也不能赶客人离开不是?”

    不是谢凯不想讹诈苏联人,而是他谋划得更多。

    仅仅得到一些经济赔偿没什么意义。

    404现在最需要的是来自苏联技术专家的经验。

    汪贵林见谢凯又开始卖弄自己的无耻,懒得理会他。

    “我想,苏联人发现传感器出现这样严重的问题,短时间内国内如果无法解决,咱们是不是又多了机会向出口?”

    郑宇成觉得这事不可能,直摇头。

    苏联向中国采购电子元器件,还是最先进战机使用的……

    想起来,很美好。

    谢凯倒觉得可能性很大。

    “完全可能。以苏联的电子工业基础,要解决这问题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国内这几年从西方国家引进不少基础技术,尤其是芯片生产等技术,虽然不够先进,基础也比苏联好……加上这些年我们的投入,国内在这方面比苏联有优势多了……换成咱们,最好的选择也是从国外引进,苏联从西方国家引进不现实……”

    谢凯认为汪贵林的想法没错。

    苏联现在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从中国引进电子元器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