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31 世纪工程(第1/2页)  甲壳狂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就这样,天钩号花了好几天时间,才把所有集装箱全部拖上太空,最后一个集装箱吊越走之后,欧阳平长长地松了口气“总算完事了。”

    “完事?”叶涵的声音陡然拔高,“你想的倒是挺美。”

    “啊?还有?”欧阳平惊呼。

    “这才哪儿到哪儿,还早得很呢!”叶涵一副很惆怅的模样。

    欧阳平很泄气,不甘心地问道“还有多少?”

    “我哪儿知道,什么时候够用了什么时候算。”叶涵很不负责任地。

    叶涵果然没错,第二天一早,一大群外星人又牵着巨虫赶到基地,每只巨虫背上都摞得老高。

    所有人继续接收,全部装箱之后再通知天钩号吊走。

    就这样,每过几天就要重复一遍,叶涵都麻木了,根记不清天钩号到底拿走了多少碳纤维植物,反正外星人送来他就收,集装箱不够了就跟上头要,的好听点是一天比一天充实,得老实点就是天天累成死狗。

    终于有一天,欧阳平忍不住问“头儿,还不够么?”

    叶涵道“两万四千多公里呢,你够么?”

    木卫零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八成,自转速度又比地球快得多,因而木卫零的同步轨道比地球低得多,只有两万四千公里,是地球的三分之二。

    也就是,木卫零需要的缆长度必须在两万四千公里以上!

    噫?为什么不是两万四千公里?

    因为放在同步轨道上的是缆加太空的重心,太空的位置必须比同步轨道再高出一点,只有这样才不会发生偏离。

    欧阳平两眼发直“这得收到猴年马月啊?”

    叶涵无奈地叹了口气“什么时候够用什么时候算呗!”

    叶涵这边蛋疼无比,其他方面也不好过。

    眼下的天河号的主要功能已经不是太空,而是外星藤蔓的初级加工中心!

    天钩号把集装箱送到天河号,天河号接收之后先把集装箱暂时安置在空间外,按顺序取用集装箱,取出里面的藤蔓进行初步处理,去掉外皮、不必要的组织以及多余的水分,只留下大把大把的碳纳米纤维。

    天河号上条件有限,只能处理到这一步,处理完之后还得重新装箱运回北月洲,把整束的碳纳米纤维打散,将纳米级的碳纳米管抽取出来,重新编织成合用的碳纳米纤维缆。

    这个过程也没想象中那么容易,为了分散纤维束,北都和华盛顿携手合作,制造了一批专业设备,所有运回北月洲的碳纤维全部由自动化机械处理。

    然而即使是人类最先进的设备,也只能手动分离碳纳米管,工业化生产根就没那么高的精度,顶天分解到几十根碳纳米管的程度。

    不过这样的水平也够用了,几十根纠缠在一起的碳纳米管编织成,再以适当的处理辅助,强度完全达到轨道电梯的需求。

    缆的编织也不是一帆风顺,那可是两万四千多公里,放地球上能绕着赤道半圈还带拐弯,而且为了保证强度,中间还不能有接头,哪是织就能织出来的?

    为了这事儿北都和华盛顿都没少操心,毕竟这是人类第一次造轨道电梯,恨不得把所有理论上的东西全都实验一遍——抵抗组织要是知道人类拿他们当实验品,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更麻烦的是编织的速度太慢,刚开始的时候,每天只能编几公里,按这样的速度,没个十几二十年甭想完工。

    北都和华盛顿搞了一次非常有效率的紧急磋商,磋商结束后马上追加了几十套处理设备,编织设备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经过一番努力,总算把日产量提高一大截,达到每天三十公里的水平。

    可是每天三十公里,攒足两万四千多公里也需要八百多天,那可是整整两年半,地球和抵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