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12章 辨别真相——二人的诉说(第1/3页)  踢开永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一日允熥刚刚从上朝的奉天殿走出来,王喜就走过来道“陛下,前几日廣西来的奏折中提到的人已经来到京城了,现在就在锦衣卫衙门。”

    “马上传他们入宫。”允熥道。

    “陛下,可是将他们全部传入宫里”王喜道。

    “他们一共来了京城几人”允熥问道。

    “陛下,一行十人全部来了京城。”王喜道。

    “既然如此,叫姓陈的和姓裴的入宫。并且叫六部尚书不要离开皇宫,到谨身殿等着。”允熥道。

    虽然允熥的不是很清楚,但王喜也明白了他的意思,躬身退下。

    允熥来到乾清宫的前殿,抓紧时间开始处理政事。他前几天都没怎么批奏折,很多已经票拟过的奏折就在他的桌子上堆着,他得赶快将这些奏折都批答完毕。

    半个时辰之后,允熥成功的将桌子上的一半奏折都批答完毕,正要再接再厉将它们批答完毕,王喜走进来对他道“陛下,他们二人已经到了谨身殿,六部尚书也在谨身殿候着。”

    允熥放下笔,轻声嘀咕一句“今日的奏折是批答不完了。”

    然后他起来,对面前的四辅官道“三位爱卿且放下笔,朕有话。”轮值担任春辅官的张温请假了,所以只有三人。

    暴昭等人都放下笔,有些惊讶的看着允熥。允熥这样做的情况极为少见,他们完全不知道允熥为何这样做。

    “正月十五,廣西都司会同靖江王府送来一份内容耸人听闻、让朕非常惊讶的奏折。”

    “可是单凭一份奏折朕难以判断真假。今日此事的两个证人已经入京,并且刚才朕已经宣他们入宫。但即使有两个证人,朕也难以判断真假。并且此事影响甚广,所以朕让诸位爱卿一起去听听此事,帮着朕断定真假。”允熥道。

    “陛下,到底是何事”解缙问道。

    “你们到了地方,听到他们二人的诉就知道了。朕害怕朕的话让你们先入为主,所以就暂且不此事。”允熥道。

    三个辅官怀着疑惑跟着允熥走出乾清宫,走到谨身殿,并且见到了被允熥滞留在此处的六部尚书。

    六部尚书理所当然的提出了和解缙同样的问题,允熥也了同样的解释,带着也有些疑惑的他们走进了另外一间殿阁。

    允熥一进来,就看到一个大约二十余岁、长相俊秀的年轻男子和一位四十多岁正在阁内,不停的走动着;一旁四名宦官垂手侍立。

    这二人一见到允熥等人走进来,马上对着允熥跪下道“下国之人陈天平裴伯耆见过大明皇帝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平身。”允熥走到他们一丈之外定,道。

    他们二人又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响头,才起来。

    “陈天平。”允熥道。

    “臣在。”他答应道。

    “你所之事,朕已经在前几日到京城的奏折中知晓,但你之事太过耸人听闻,朕难以凭借一封奏折就相信,所以你们二人在朕的面前将此事诉一番,好让朕判断真假。”

    陈天平马上又跪下,对允熥行礼后道“启禀陛下,臣陈天平,为安南国上上任国君之孙,上任国君之堂弟。今年派出使臣来大明朝贡的所谓安南国主,实乃篡位之臣。”

    他的第一句话就惊呆了跟着允熥进来的四辅官和六部尚书。他们不顾允熥就在身旁,或高声或低声议论起来,好一会儿他们才停住了议论。

    陈天平也跪在地上,静静地等候议论声停止后接着道“陛下,现在窃据安南国主之人,实乃从洪武末年起就掌控安南朝政、弑君逆臣黎季犛之子黎汉苍,因为上国一直以逆臣黎季犛弑君之事拒绝我安南朝贡,逆臣黎季犛害怕大明干涉,所以在杀死臣的兄长之后,改儿子黎汉苍姓名为陈奃,为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