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七章 渡渭(第2/3页)  荆楚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日击溃秦军后,抢了一批粟米。咸阳仓即便大火,也不是一日两日可以烧完的。到时候随便扑灭几个十万石一积的仓禀,足够楚军吃上一个月。

    “未有。”侦骑就要退下,他忽然想起路过渭水看到的情况,道:“臣返营时见,我军工卒架桥将成也。”

    工兵没在灞水上假设浮桥,现在终于在渭水上架桥。只是桥架好了要马上过桥吗?这是一个问题。侦骑退下后,工兵前来报告,熊荆看向幕府诸将:“秦军距我几里?”

    秦军距离几何此前的侦骑已经报告过了,熊荆再问不过是想确认。淖信答道:“三个时辰前据报,秦军距我九十里,且已扎营。”

    蓝田距离咸阳一百五十里,到枳道约一百二十里。也就是说,秦军今天一天只走了三十里。也许有些士卒还不到三十里。比如蒙恬在白鹿塬上的那支大军,其在蓝田城以北十余里,今天最多走了二十里。走这么慢,自然不可能有多长的行军长径,这等于说楚军根本无机可乘。

    “秦人弃咸阳也。”鄂乐喊道,话语很惹人不快。

    “那我军便拔下咸阳!”潘无命怒视他,也喊道。

    “胡闹!”熊荆呵斥潘无命,随后他看向庄无地、斗常等人,“秦人弃咸阳,我军若何?”

    秦军不紧追上前,接下来自然是北渡渭水,攻占咸阳了。大王这么问,显然是想要别的选择。斗常一阵摇头,他想不出别的什么选择。庄无地脸上也泛出苦笑,他最终道:“大王,此时我军只能北渡渭水,拔下咸阳。”

    “便无他策?”熊荆知道是这个结果,可他不死心追问。

    “无有他策。”庄无地道。“且我军拔咸阳需速,臣以为秦军已派兵攻往上洛,以绝我归路。”

    楚军十二万余人,有四轮马车七千多辆,一车四马,全军除了战马外,挽马有三万匹。等于是每四人就有一马,这样行军一日走四舍也不劳累。秦军不是达不到这个行军速度,而是三十万老弱之卒达不到,这就是秦军的软肋。

    如果切断楚军的归路,就在白鹿塬以逸待劳,那这个软肋将不复存在,局面会形成庄无地说的阵而后战,而非楚军想要的不阵而战。所以楚军行动要快,要快速的拔下咸阳,然后抢在秦军周密部署前快速返回上洛。不然就要换一路返回楚国。

    “然。”熊荆点头。他不放心的道:“传令各师,既入咸阳,当守军纪。劫掠只可于王城与东城,不可于西城;只可杀丁壮,不可杀妇孺。只可劫掠,不可纵火……”

    咸阳是秦国的都城,损千邑而奉一城,繁华程度可想而知。枳道距离咸阳三十里,已有无数城邑,到了渭水岸边,两岸多是商肆。劫掠是士卒的权利,如何不影响行军作战,熊荆并不想剥夺他们的权利。只是劫掠也要规范,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要事先申明。

    咸阳与所有天下大部分都城类似,东城是贵人所居之处,西城是粟民所居之处,中间是王城,王城后方是咸阳大市,大市后方、以及西城若干地方是少府工坊。劫掠只允许在东城和王城,不允许在西城——庶民实际也没什么好抢的。

    听闻熊荆下达劫掠军令,又说不可纵火,成通急道:“必要尽焚秦人宫室。”

    “焚宫室何益?”熊荆反驳。他忽然想起了项羽。

    “秦人焚我夷陵,毁我纪郢,我自当焚其宫室!”成通脸上青筋暴起,想到这些他恨不得尽焚八十里咸阳城。

    “与其焚其宫室,不如尽杀少府匠吏。”被诸将一路嫌弃的鄂乐终于提了一个让诸人刮目相看的建议。咸阳几等于一座空城,其中最有价值的不是城外积粟数亿石的仓禀,而是少府的那些工匠。以秦国的丁口,积攒数亿石粮秣不过是几年,培养十几万名工匠,那可要几十年。

    “官吏亦不可轻纵。”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