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七章 薨落(第2/3页)  荆楚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芈姓危亡,斗卿为何不能引兵至陈,卫我楚国、护我芈姓公族?”

    *

    “独行先生真是若敖氏之后?”四里长的船队缓缓转入颖水,大舿之上,全卒士卒都看着卒长的独行客。他们此前已知道独行客是位贵人,却未想到他居然是若敖氏之后。

    若敖氏虽逝,然其威名仍铭刻于楚人心中,以致每每听闻楚军战败,都有楚人感叹:尚若敖氏还在,那便如何如何。事实也是如此,凡若敖氏与战,楚军每战皆胜,即便输了那场退避三舍的城濮之战,听闻楚军主帅子元被逼迫自缢,晋文公重耳喜形于色,当即大喊:莫余毒也(今后再也没有人能伤害我了)。

    士卒多是庶民,他们知晓若敖氏赫赫战功,却少有闻及若敖氏之叛乱,即便听闻若敖氏叛乱,也不知道斗越椒之子苗贲皇曾助晋人大败楚军,共王痛失一目。

    独行客见部下全看向自己,苦笑道:“数百年前之事,谁还曾记得?”

    “先生不知么?”一个年轻的步卒,嘴唇只有些许绒毛,带着难得的卷气。“楚人英雄传里,多是若敖氏之英雄。斗大将军领兵于鄾大败邓师,前岁大王大败秦寇,用的便是鄾之战的阵法。是时楚军横列于巴师之间,初战后佯作不敌,遂北奔。邓师以为己胜,逐我军,巴师则当于其背夹攻之,邓师当即阵崩大败。”

    年轻的步卒一口气说完,又羡慕的看着独行客,“先生是若敖氏之后,定有家传兵法吧。”

    “兵法?”独行客未曾想到一个小小卒子也知道鄾之战,更未想到他还以为自己有家传兵法。他忍不住大笑了起来,道:“阵而后战,兵法所常,然变化之道,皆在一机。”

    “一机?”大楚新闻上曾刊载过一些兵法,然而独行客说的东西,步卒全然不懂。

    “然也。战场之上,时机稍纵即逝,拘泥于兵法,不可胜,唯有掌握时机,方能百战不殆。”独行客说了一个开头,只是他并不打算收一个学生——名将不是人人都能做的,战场敌我态势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握的。

    “独行先生可在此舟?独行先生可在此舟……”一艘冒突鱼一样的在船队里划行,逢舟便喊‘独行先生’,大舿上的士卒闻言,不少人对那艘冒突招手。

    “太后有命,请独行先生下舟随我等入宫。”冒突上立着一个舟师军吏,他先是仔细打量了独行客一眼,方才宣布太后之命。

    听闻是太后之命,余人全都跪下来了。独行客揖礼后道:“臣不能受命也。臣虽仅为一卒之长,然军命不可违,臣断不可离舟。”

    “先生何至于此?”军吏叹道。“唐县县尹斗大夫已诺太后,许派五千县卒赴陈勤王.此五千县卒已命你为将,你若不去,何人帅之?”他说完转而命令正在摇橹的舟人,“奉太后之命,此舟停舟,速速靠岸、速速靠岸。”

    *

    首级深深穿在铜戟之上,含笑的面容被蜃灰腌过,不但肤色惨白,发间亦沾有灰末。这时戎车驶出秦营、试过军阵,长戟连带着首级一起震颤,待到项城之外三百步,铜戟上的首级被车右高高举起,早已列阵的秦魏两军当即大喊道:“荆王首级在此,项城速速请降!”

    “荆王首级在此,项城速速请降!”十几万人海啸一般的欢呼。攻伐项城不比攻伐陈郢轻松,荆王首级一送来,秦魏军营当即鼎沸。他们喊了数遍后又齐声大喊:“陈城已破,万岁!万岁!万岁!!陈城已破,万岁!万岁!万岁!!”

    听闻城外秦魏大军的呼喊,城头上的县卒面色皆白,县司马项普奔到县府时,手脚软得几欲跌倒,待冲到县公项鹊身前,已是连滚带爬,他只嘴里大喊道:“禀县公、禀县公……陈城破,大王薨矣!”

    “啊!!”项鹊也听到了城外的一些喊声,可声音到此已模糊不清,他也不愿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