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五十六章 改元(第2/3页)  混血八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宗室亲贵,头也不回的杀向了内宫,其余的大臣们只能散班回家。大家都在纳闷,朝廷近来和北满州的关系不错,没几天前才刚派了观摩团过去学习,又说要接受舰队,这怎么就闹翻了呢?而且北满州的国书上,到底写了什么呢?怎么奕欣看了之后,当时就晕了过去?

    大臣们不知道国书里写的什么,两宫太后和一众重臣、宗室们却全都知道了。国书非常的简单,就是通知朝廷三件事。第一,北满州准备废除大清国号,也不再使用北满州自治称谓,改称中华帝国。第二,北满州准备废止同治年号,改元中正。第三,果兴阿希望朝廷对暗害他一事做出解释,并交出谋划此事的元凶首恶。同时果兴阿个人,对于其遭受的人身伤害表示愤怒,所以他非常有兴趣邀请同治皇帝,沐浴净首,与他会猎燕郊。国书的最后,是果兴阿亲笔手书,七个大字,勿谓言之不预也!

    “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果兴阿的新年号,出自《易经》第二十卦,他是有心争天下了!”文祥面色灰败,这个难关怕是不好过了。

    “废话,建元势必称帝,果兴阿改年号不就是想称帝,这有什么好说的。他都要会猎燕郊了,不争天下争什么,争口气啊!”奕譞急的要发疯,还是没忘了时刻打击恭王党。

    “别吵,想稳下来,这个时候乱不得!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不是一直好好的吗?果兴阿怎么突然就反了呢?他又说朝廷谋害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慈禧之前几次都是靠哭来解决问题,这次哭是不成了,所以她也拿出了心底的钢骨。

    “北满州素来便不敬天子,为我大清藩镇之首,实为朝廷的一大痼疾。怎奈朝廷柱石多年来一力回护,以至于逆贼猖獗,方有今日谋逆造反之举!”李鸿藻的话只说了一半,但是谁都明白他的意思,无外乎是问责奕欣。

    “为今之计,该当如何?”慈禧恨不得将没完没了的李鸿藻赶出去,这些年不惯着果兴阿,有别的办法吗?这个时候还窝里反,也是太不知轻重了。

    “果兴阿背天逆人,辜恩负义,如今其反迹已明,两宫太后及皇上万不可再以宽仁待之。应即刻檄告天下,兴六师以彰天罚,令天下忠义之士,急讨此篡逆叛乱之贼!”倭仁比李鸿藻好一点,提出了一个解决事情的方案。

    然后大家便陷入了久久的沉默,倭仁老爷子今天没吃药吧!若是朝廷打得过果兴阿,还用拖延这么久,早十年便把果兴阿给收拾了。北满州能发展这么多年,还讹诈了朝廷十年,其根本原因,便是人家拳头硬,朝廷惹不起他们。倭仁的这个提议,往好听了说是大义所在,往难听了说就是自取灭亡。

    “当务之急,还是赶紧弄清楚到底出了什么事。果兴阿若是想挥军入关,早几年便打进来了,何必等到今日。必是近期出了什么大变故,才导致了今日之事!”听够了鹰派胡吣的奕欣,出来说了一句正经话。

    “除了观摩团之外,朝廷近期与关外的交集只有舰队移交一项,该不会是他们想赖了的舰队不给吧!果五不是这样的人呀?”宝鋆分析了起来,他素来和果兴阿不睦,但也觉得果兴阿不至于玩得这么下作。

    “八成是观摩团出了事!可一个使团,再怎么样,也不至于闹的这么大吧!莫非使团中有人谋刺果兴阿!”文祥找到了一个大概的方向。

    “谋刺暗杀,确是可能,但果兴阿不是不分青红皂白之人,也不会因为个别刺客,影响大政决策,事情怕是还要大一些!”沈桂芬觉得不会是一两个刺客那么简单。

    “不要乱猜了,查问一下,观摩团现在何处,尽快向他们询问,到底出了什么事?”大伙儿瞎猜总不是办法,奕欣觉得需要问一问一线人员。

    “不必问了,观摩团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