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章 封疆北地(第2/3页)  混血八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得下这么大的本钱。

    不过既然是做买卖,双方就有得谈,经过一番非常克制的磋商,有了一个非常体面的结果。烟龙江自然是果兴阿的,吉林也不用小家子气,整个也都归了果兴阿,果兴阿一人兼任烟吉两地的将军。但是太祖太宗陵寝所在的奉天可是不能给果兴阿的。如果真的对俄开战,乌里雅苏台将军在战时以副帅的身份,受果兴阿节制,但是两人依旧是平级,遇有意见相左之处由朝廷评判。内蒙古三盟,果兴阿可以从该地采集马匹牲畜,三盟需全力配合,但是果兴阿并无管辖之权。毕竟僧格林沁就出身科尔沁左翼后旗,果兴阿要是把他的老家都给弄走了,僧格林沁的脸上也不好看。

    其次就是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果兴阿提出要把固安老家的全体旗人都搬到烟龙江去,摆出了一副破釜沉舟的架势。再怎么受穷,固安也是京畿繁华所在,绝对比苦寒的烟龙江要强,果兴阿是要抱着全族一起去吃苦,也是表了他自己不破楼兰势不还的决心。既然有了这样的态度,咸丰就要给政策和资金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全面开放吉林和烟龙江,允许汉人进入两地开垦,而且朝廷还要鼓励移民。果兴阿要在两地兴工商办实业,政策上朝廷不但不能碍手碍脚,还要鼓励和扶持。果兴阿也给了咸丰承诺,他要以十年为期收复失地,作为回报咸丰要每年向果兴阿注资八百万两。

    爱新觉罗家族的祖地在奉天,所以果兴阿在吉林和烟龙江折腾的大一些,咸丰还是能忍受的。不过每年八百万两,还要给十年,咸丰可就有些肉疼了。当然友好的协商过后,还是有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朝廷每年拨款八百万两不变,但是只给前五年,后面五年缩减为四百万两。

    最后就是洋务问题。对俄战事肯定要涉及到海战,果兴阿没有造舰的能力,海军和造船厂都得买洋人的,所以朝廷不能干涉果兴阿与洋人贸易。同时作为海军和造船厂的驻泊地,果兴阿要求把奉天的旅顺划给他,营口的通商口岸,也要由他打理。并且奉天方面,要保证烟吉与营口、旅顺之间的运输通畅。

    咸丰是一提洋人就头疼的,果兴阿愿意和洋人打交道,咸丰当然没意见,果兴阿和洋人纠纷,同归于尽才好呢!营口在咸丰眼里就是个村子,果兴阿想要,咸丰当然不在乎。旅顺是金州副都统衙门的辖地,但是这次英法联军曾经攻破了这里,已经是破败不堪了。果兴阿想要这个烂摊子,咸丰也不在乎,干脆把金州以南全都划给了果兴阿,还把附近的海岛都划给了果兴阿。

    但是在交通一项上双方有了分歧,咸丰是绝不同意果兴阿的人肆意在奉天境内活动的,但是营口和旅顺的东西也没办法飞到烟吉去。果兴阿是准备修铁路的,咸丰自然是死也不会同意。不过朝廷掌握的信息可比果兴阿多,肃顺等人提供了一条合适的运输线,就是辽河河运。咸丰三年,辽河河运便已经能从三岔河抵达奉天最北端的铁岭了,再向北一点点便是吉林。然后便很快又了成议,运输问题由辽河河运来承担,朝廷负责完善铁岭至吉林的辽河河道开凿。但是辽河河运仅限于辽河,也就是由营口经田庄台,上行至三岔河,然后走外辽河入辽河,经辽中、新民、铁岭、开原,直至郑家屯。果兴阿可以派兵维护河道,但是不得离河五里,更是不准进入浑河、太子河河道。总之果兴阿的部下只能在限制的区域内活动,但是绝不许靠近盛京,也不能借机进入奉天的其他地域。

    双方都怀着满满的诚意,自然很快就有了结果,讨价还价了两天,便很快下达了圣旨。加果兴阿兵部尚书衔,封为定远将军,为烟龙江将军及吉林将军,并代管旅顺水师军务及营口通商事务,协理辽河河道。至于节制乌里雅苏台将军、内蒙古三盟供给牲畜、开放柳条边禁、每年拨款等事项,均另有旨意颁布。

    这是一个双赢的结局,果兴阿得到了梦寐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