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九章 骑虎难下(第2/3页)  混血八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兴阿也不用担心兵员枯竭和物资不济的情况。虽然听着很美好,但是上述的事,果兴阿都必须在无穷无尽的清军围攻下完成。毕竟祸起京畿,朝廷势必以倾国之力围剿果兴阿,果兴阿在很长时间内,需要靠着固安军的一万多人对抗整个国家。不走运的话就是个兵败身死,运气好也就是在北方成为一方藩镇,变成和大清、洪秀全的三国演义,想统一中国怎么也得三五十年。

    皮润民力排众议,提出了一个眼下对果兴阿最有利的方案,那就是维持现状。只有奕欣和咸丰相互牵制,果兴阿才能渔翁得利,只有继续做大清的官员,果兴阿才能继续从朝廷获得发展需要的各种援助。果兴阿以下所有人都认同皮润民的说法,但是现在已经闹得鸡飞狗跳了,如何才能挽回局势又是一个难题。

    事情搞到这种不可收拾的局面,果兴阿和咸丰都有责任,他俩都不是合格的政治家,才在处理问题的时候都走了极端,把小事给生生弄成了大事。

    咸丰虽然很想做一个有道明君,但是他的才能和性格,注定了他干不了这样的事。就如果兴阿收留皮润民等叛逆一事,如果奕欣是皇帝,就绝不会采取抓捕果兴阿这么极端的方式来处理,历朝历代的有道之君也都没有这么干的。果兴阿不是一般的官员,他是手握重兵的将领,而且这支部队还是他一手打造的,军队与果兴阿之间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冒冒失失的抓了果兴阿,他麾下的部队怎么可能不闹事。宋高宗素来没有好名声,但是抓岳飞的时候,他可没有这么冒失的举动。可是筹划了许久,分期分批的打散了岳家军,又冷却了好一阵敢动手抓人的。自诩为明君的咸丰,却准备不管固安军直接对果兴阿动手,而且还是在固安军就驻扎在他隔壁的时候。当然也不是没人这么干过,亡国之君二百五崇祯就忍无可忍了一回,抓了带兵的文官“疑似带路党”袁崇焕。袁崇焕的部下祖大寿虽然没有作乱,但却直接把北京和崇祯都扔给了敌人,自己带着嫡系就跑了,要不是还有个老长官孙承宗善后,后果肯定非常刺激。

    假如是奕欣在位,他肯定不会因为皮润民等事怪罪果兴阿,甚至会赦免皮润民等人,然后好言安抚果兴阿,之后再将果兴阿从身边调离。等自己安全了,再慢慢详查皮润民等人谋反的情事,并逐步分解果兴阿的兵权。等到果兴阿的雄兵被分散的到一定程度,再以明升暗降彻底剥夺果兴阿的兵权。冷却一段时间之后,再彻底将果兴阿束之高阁,或者以雷霆之势拿下问罪。实在搞不定果兴阿的兵权,也会先将他调到一个犄角旮旯的地方,然后再以举国之力收拾他,起码不会在自己有危险的情况下和果兴阿翻脸。

    咸丰自身能力有限,天分比较一般,所以在面对突发事件容易手足无措。他又是个急性子,在惊慌中产生的羞愤,非常容易让他不计后果的选择了任性乱来,如同当年一时冲动诛杀柏葰。如果咸丰不是皇帝,他肯定不会有这么激烈的反应,正是因为他特殊的身份,让他对果兴阿无比的愤恨。作为一个中人之姿的皇帝,咸丰认为果兴阿应该从一出生就感激他,能够如入朝为官更是要对他感激涕零,屡次被他奖赏提拔更是要铭感五内。作为对他恩情的回报,果兴阿应该全心全意的为他服务,任劳任怨不能有任何的怨言。能够幸福的生存在咸丰治下的果兴阿,居然和天灵丧尽的反贼有瓜葛,就是十恶不赦,就是泯灭了人性,就该千刀万剐。

    咸丰乱来是因为能力、认识、性格等多重因素,果兴阿乱来则是单纯的性格问题,果兴阿如果不是穿越众,其实事情也不会激化到这种程度。假如果兴阿是想像赛尚阿等人一样的土生土长的大清土著,束手就擒的问题都不会发生,因为就算果兴阿没有在第一次见皮润民等人的时候干掉他们,也觉对不会重用他们,带着他们几个要犯招摇过市。就算是像肃顺、皮润民这一类的人,果兴阿也会乖乖的进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