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九十五章(第2/4页)  辽东之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真心希望春天的时候,江南不会饿死人。

    “杨嗣昌这个总督算是当到头了。”史可法看了一眼李枭的背影,摇了摇头。

    杨嗣昌是崇祯的忠臣,绝对是标准的东林党。只不过以前有孙承宗保着,才在总督的位置上待了十年之久。

    以前是战争时期,要保证江南稳定不闹事儿。一些事情,李枭大可以揉进沙子。

    可现在不同了,孙承宗在玉泉山养老,国家两年不打仗了。李枭的眼光已经投入到国内,现在杨嗣昌治下出了这样的事情。

    原本进朝廷如内阁当辅臣的路子就走不通了,现在最好的下场就是被李枭踢出局,找个地方安安静静的养老。

    最坏的结果,当然就是被拉出来当娃样子在菜市口当头一刀。

    是死是活,就在李枭一念之间。

    李枭不说话,别人不好在这上面插嘴。反正这些年杨嗣昌在江南吃独食儿,也已经惹起了朝廷好多人的不满。

    可见独食不能总吃,总吃独食的人迟早变成独夫。上个月陈家有意结亲,这次回京是不是需要……!

    回京的飞艇上,各人的心思各不同。

    “我想国家取消农税!并且每年国家都会向农民收购米粮,进行平价买卖。多出来的米粮,随农民买卖。如果粮商愿意高价收购,这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回到京城,李枭没有回到自己的大帅府,而是直接去了张煌言的办公室。

    “农无税?”张煌言惊讶的合不拢嘴。

    种了大明的土地,就要给大明皇帝缴纳税赋。皇粮国税,天下百姓已经缴纳了两千多年。现在李枭居然说不收了,这可是国家的重要税源。

    “虽说现在商税已经占国库收入的比重五成,但如果突然没了一半儿的收入……,那朝廷的各项开支可怎么办。

    金陵的长江大桥还在修建,汉口那边也要报批修建长江大桥,江阴也来了折子,说是要在江阴也建一座。

    每一座大桥都是用银子垒起来的,更何况现在全国的修公路修铁路,修建桥梁和工厂。这都是大笔的银子!

    还有每年投入科研的费用,加上军费,这……这都是大笔的投入,而且这些都是已经做好计划的。每年累计投入多少,这都是有定数的,绝对不能随意更改。

    一下子没了一半儿的收益,这么多事情要怎么做才行?”张煌言大吐苦水。

    你李枭做甩手掌柜的,一句话邀买了天下人心。可老子这个当家花钱的,却再也掰不开帐头了。

    而且你还要搞什么平易粮价,每年国家花钱从农民手中收购粮食。这可不是一星半点儿的银子,而是山一样高的银币才能做下的事情。

    你让老子去哪里弄钱?

    “我想过了,国家垄断烟草还有酒类生意。这两样的进项,应该可以弥补一下国库的进项。

    另外,海关的厘金今后也划归国库统筹。

    地方上虽然不收农业税,但粮商买卖粮食还是得收取税赋的。这又是一笔收益!七七八八的加起来,总归能够堵上农税的窟窿。

    而且我想今后……,税赋全都由国家收取。税吏全都是国家直属,成立国家税务总局。今后税赋全都由国家收取,走钱庄系统进入国库账户。

    各省再没有藩库,这样又能精简许多地方上的税吏和藩台衙门人员。再次,就是再次裁军。”

    “裁军?还裁军……,这……,敖爷他们……!”张煌言惊讶的合不拢嘴,大明军队人数已经下降到了一个危险的数字。

    在天启崇祯年间,全大明兵部有军户和各种将军们的私人武装,一度达到了两百万人的规模。

    可如今,大明军队全加在一起,也就只有九十七万人。连当年的一半儿都不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