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四二章 年关(五)(第2/3页)  梁山庄园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就民主选举的各种细节作解释。最有代表性的c也是最集中一个问题,便是若是功劳大的选不上,或者选不过功劳小的怎么办。

    “其实我在刚才也回答过这个问题,这么说吧,众人推举这个方法我便叫做‘民主’,推举出来的人选,你们这些营长c处长的再进行核实把关,这办法我称之为‘集中’,经过这两轮,推举出来的人选大致不会错。”

    “我便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二营里孙安功劳最大,在举荐后只列二c三名,那么你们正副营长,当然也可叫上连长,商议之后认为有些偏差,便可把他调到首名。可若是在举荐中只排在十余名,那你们就要想想孙安这个人平时为人c脾气等是不是有不妥之处,甚至要查一查他的功劳实不实。有一句古话讲的好‘百姓的眼光是雪亮的’,若众人都说你不好,这人便有再大的功劳也不能用,这里头的原由,你们都是当头的人想必也明白。”

    古浩天这个浅显的例子,让大家一下子就明白这个所谓的“民主”和“集中”的含义和操作办法,便各自匆匆回去选人去了。

    且说萧嘉穗方才听了好久,也深为小官人的奇思妙想折服,但他想的比那些营长c处长却是周道。

    “小官人的甚“民主”和“集中”确实太妙,只是各营c各处的大小不一,这能参与“集中”的人数要有个定数或立个规矩才好,不然被各营自作主张恐生乱子。”

    萧嘉穗的话立刻让古浩天又想到后世的一个体制,即各单位的“党委和党组班子”,他甚至想到了军队的政治委员制度,虽然这些制度目前执行太仓促,条件也不成熟,不过并不妨碍他把这种思想拿出来与两位智者交流。

    闻焕章和萧嘉穗都是这个时代的精英,他们对于古浩天提出的想法,稍一思考并明白其中的好处,特别是军队里军事指挥权和人事c宣传c教育权分开由两人负责的思路,立即让两人想到其中的奥妙。

    “此制度一出,中唐以来藩镇割据局面并可以消除了,本朝也不必把武官当做贼一般来防着了。”闻焕章听了感慨十分。

    “此制妙极,但还须加一条,要定期轮换,避免两人一起日久,结党营私。”萧嘉穗不愧才子,总能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点子。

    “萧先生说的有理,非但要定期轮换,两人同为主官,虽然分工明确,但也要考虑性格互补c学识互补c资历互补,不然两人在一起老掐架,不如不设。不过此制也只是设想,当前庄园里并无实施甚础,萧先生若有暇,不妨先理一理,到时拿出来我们几个先议议,逐渐完善之后再试行。”

    “小官人吩咐,在下自当努力。”

    萧嘉穗见古浩天把这件要事交于他做,心知此事若成,自己的必将名扬史册,当下十分兴奋,也是信心满满。

    承平十一年腊月二十七日的下午,原本普通的一次讨论奖赏的会议。却因为

    古浩天的一个新颖的提议,诞生了一个著名的军队管理机制,作为制度的设计者萧嘉穗也因此而名传后世。

    而后来位列公侯的他,在为修订这项制度时,在序言里写到时,太祖与众人议奖赏,提出军c政分权之政,此政出则再无军权独大之弊端,再无藩镇割据之忧虑,余有幸为太祖执笔录之,实平生之幸事。

    中华堂会议之后,刚回到家里,古海浩天却被父母叫去了后院。

    “上次去了济州,你可遇上什么心仪的女子没有?”李氏开口就问了这个事。

    “啊!”古浩天愣了一下,以为是潘金莲多嘴,随即严厉的看她一眼。

    “你莫看她,是有人要为你提亲,她担心老娘答应了坏了你的好事,才开了口的。”

    原来这样,古浩天又看了潘金莲一眼,却见她低着头一脸委屈的样子,心想这小妮子玻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