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九章 军器作坊(下)(第2/3页)  梁山庄园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效果果然比原先好出许多。

    技术小组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研究水力驱动。水力驱动风箱的方法,在这一时代本来就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做起来没什么难题。现在要攻坚的却是水力锻压设备,其实水力风箱已经使用了立轴c鼓轮c曲柄c连杆c卧轴等技术,锻压无非也就是通过水力带动锻锤上下运动,原理上与水力风箱有相似之处。

    对于水力的运用,古浩天是不担心的,他相信重赏之下,以中国人的聪慧,隔些时日必能研制成功。而此刻他正在翻看汤隆呈过来的各种创先技术资料。有关工匠把自己一些独有的技艺写成资料,报到了后勤处,后勤处根据其作用大小分成几等,报到了古浩天这里最后审定。其实对这些技艺的作用,古浩天也是门外汉,他也只是例行公事而已,然而就在他要草草结束时,却突然眼睛一亮,他从最后几张纸里看到了“唐刀”两字。

    唐刀是中国冷兵器文化中最灿烂辉煌的代表,它实际包含仪刀c障刀c横刀c陌刀,而令古浩天最神往的却是陌刀,后世读一些小说,步军的陌刀面对骑兵如墙推进,长刃所向如杀鸡切菜一般,想想都让人热血沸腾。只可惜唐朝之后,陌刀便渐渐失传,一说陌刀制作成本昂贵,工艺要求高,逐渐被其他兵器替代。另一说法是宋朝开始,中国的炼铁使用煤作燃料,致使铁的质量下降,无法打制陌刀。总之后世再也看不到它的面貌,倒是日本的军刀可能还保留它的几分血脉。

    现在突然看到“唐刀”两字,古浩天怎么不激动,他心想如果焦炭炼制成功,水力锻压也研制出来,到时陌刀在他手里重现也不是没有可能。想到这里他再也等不及了,立即派人告知汤隆把这个叫做褚宏的人带过来。

    因为这时代已经没有唐刀的工艺,所以汤隆也没怎么重视这项技术,还把它归入了三类。现在突见小官人要召见此人,便和沙铜带着褚宏匆匆赶到古浩天的办公地点。

    “唐刀的技艺,据我所知似是失传已久,今日看到你会此工艺,实是欣喜不已,不知可愿告知实情,以解饥渴。”

    那褚宏对自己所呈的唐刀技艺,本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因为毕竟失传太久,且锻造成本太高,可是他不甘心祖上传下的技艺就此埋没,就试着投了一纸。没想到小官人似乎非常看重,他的心不由的热了起来。

    “在下数代都是兵器匠人,远祖曾是唐朝官营工匠,他记下了唐刀的制作工艺,侥幸传到了俺手里,只是当下军中不用此刀,民间不能用也用不起,在下担心日后此技艺恐怕废在俺的手里了。”那褚宏有些落莫的说道。

    “你手里可有式样?”古浩天见其不似说谎,便急于看看唐刀的真面貌。

    “有的。”

    褚宏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来,上头临摹着一把长刀,从其形状看,实物应该有一米四c五,柄长约四十厘米,刀身一米多长。

    古浩天不知陌刀的模样,但看此刀与后世网络上看到的横刀和日本指挥刀倒有些相似。

    “此刀可还有别的名字?”古浩天想问个确切。

    “不曾,代代相传只说是唐刀。”褚宏回道。

    古浩天听了稍有些失望,不过转念一想,不管陌刀c横刀,看其样子已是不凡,只要工艺过关,打制出来,日后对付北方异族的骑兵又多了一件利器。便对相关的制作工艺详细的询问一番,那褚宏虽不曾亲手打制过,倒也讲的清楚,可见其平时也常有研习。

    “汤隆兄弟,你且抽调几个精干人手,由这位褚宏大匠领头,专门研制这唐刀的打制,记着,要把各道工艺细细记下,日后必有大用。”

    古浩天随即吩咐,他便是要这个褚宏把记忆里的工艺先实践一遍,成功之后再进一步完善工艺,待条件成熟便可批量生产。

    那褚宏一听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