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7章 重名爵的四省总督与关赋(第1/3页)  南明副榜举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四省总转督王应熊巴县人士重庆府城,万历年间秀才,崇祯朝大学士,与首辅周延儒勾结把持朝政,后被人揭露其兄弟在地方为非作歹,如此方罢官回乡。

    张献忠入川以来所向披靡,为了平息四川之乱,弘光帝朱由崧以王应熊曾为四川地人,前朝内阁大学士,特委其为湖广川云贵四省总督,假节,专办川乱。

    王应熊接获王命之后,奔赴遵义明朝遵义府归四川行省开设幕府,调动云贵大军剿灭张献忠之乱,如此历时数月,各路兵马进展颇为有限。

    现在突然接到曾英信函,根不敢相信,掂着书信嘲讽道“这,这怎么可能

    曾英乃川中名将,这次纠集如此多的人马没有光复重庆就算了,居然编排出一个杨轩,这,这怎么可能呢”

    旁边参军,户部员外郎范文光一听,边找公文边道“大人,十天前总督衙门曾经接到这样书札,我等也曾经向总督大人报告顺庆府之事。

    当时大人认为又是那个狂生编造出来的谎言,想趁着我们与川北道路阻隔,趁势要官职,根没有搭理他们”

    王应熊拍了拍脑袋,自嘲道“哦,老夫想起来,是有这么回事。你看看,大概公事繁忙老糊涂了。

    当时老夫这几天熬夜太多,居然难这样重要的事情就忘记了。

    那份文扎颇为奇怪,不但盖了顺庆府官府印绶,还有人冒前任顺庆知府史谨宸、顺庆同知赵司炫与四川解元邹简臣之名。

    难道,难道老夫真的错了吗川北居然有如此豪杰,不但将土暴子从蓬州、达州驱走,而且还光复顺庆府”

    旁边御史钱邦芑想了想,道“大人,曾英在信函中一再提起这个杨轩,副榜举人出身,最后投笔从戎,因为战功而提拔为千总,署理仪陇知县。”

    王应熊拿起信函再次看了看,然后又从范文光手中接过公文看了看,良久叹息道“这,这虽然匪夷所思,但也不是不可能啊。

    若是忠义军现在真的光复顺庆府、达州大部,若是能够顺流而下,如此重庆方向大西军不难平定啊。

    我等若是攻占重庆,如此川东、川北连成一气,再加上在川南的云贵大军,如此大势可成亦。”

    众人一听,纷纷起立,表示恭喜。

    王应熊摇头道“这个杨轩虽然善于带兵打仗,但还是一个刺头。

    大家想想,光复顺庆府之后,居然自任顺庆知府,将前任知府史谨宸、同知赵司炫摆在一边。

    老夫料定这个杨轩必然是一匹烈马,不好降服啊。”

    帐中众人一听,纷纷恳请前往顺庆府效命,毕竟大家一天到晚呆在幕府之中受到约束,远非到地方舒服。

    王应熊起来,来回渡了数步,停下来,看了看身边范文光、钱邦芑停下来,道“两位先生,督自从受命以来,虽然竭尽所能,但云贵两省太过偏僻,民众生活困苦,现在才如此人马。

    两位可以前往川北,若杨轩所言属实,钱邦芑以御史身份担任军中监军,范文光以户部员外郎身份担任同知,协助其领打仗,治理地方。”

    两人一听,拱手称是,但心有疑虑,询问道“大人,那么朝廷将给这个杨轩什么官职呢”

    王应熊想了想,道“他不是自请为顺庆知府,参将之职吗既然如此,老夫就以钦差大臣的身份任命其为顺庆府知府,参将之职吧。”

    范文光想了想,摇头道:“大人,这大概不妥吧参将一般统兵不过三千,这个杨轩自称手下有精兵九营,所部兵马过万,若只是任命为参将,是不是有点”

    王应熊摇头道“国家名器,岂可轻易与他人,你们一个是朝廷御史,一个是户部员外郎,也不要被别人骗了。

    你们化妆前往,若是真的如公文上所,宣旨就是,若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