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致命火塘(第1/3页)  荒野追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荒野追凶最新章节!

    这是个红陶土捏成的大耳壶,一面被火燎得焦黑,想来是跟着周正入了火坑。白山养把它拿到鼻尖闻了闻,有一股很浓烈的酒腥气,他自己也喝酒,所以很容易就辨别出了周正的喜好,茶酿。酒壶旁边还靠着一个竹条编制的药篓,里面放着许多乌头,草根上附着的泥土还没干透,应该是李张红昨天的收获。

    而烧死周正的火塘,就在堂前,那是一个方形的火坑,两步长宽,外围用石块儿堆砌,坑中有三道石条儿对角而卧,里面两根直顶塘边儿,外面一根则是用一种近乎执拗的角度正对门户,它们的作用是承载水壶或铁锅。兰陵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火塘,一是方便造饭,二是可以在漫长的冬季取暖。当时整个滇南也没有几座学校,当地孩子们接受最多的就是火塘式教育。吃过晚饭,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当下传言,过往轶事,无所不谈。

    这附近一共有三户人家,与周正家挨着的,是一对父子的草房,老的不在,只有一名叫做施华的少年配合检查,昨天,就是他把李张红的女儿带走了。

    当白山养问及他们去了哪儿的时候,少年人抿了抿嘴,有些不好意思,“上山耍。”

    “你爹呢?”

    “清早就出去了。”施华低着头谨慎回应,一边说,一边偷偷用眼角余光打量着这位大土司的样貌。

    “昨天他在家么?”

    施华微微摇头:“早起跟我一道儿出的门,晚前才回来。”

    临走之前,他特地看了看房里的火塘,跟周正家的差不太多,只不过塘里架锅的不是石头,而是一个铁打的三脚架,三只铁脚各有对应,一个指向内门,一个指向正堂,另一个,则是正对大门。

    与周正家对门儿的是一个破草庐,一个老乞丐在里面独居,得只是来人是本届土司后,赶忙把人请进屋,“您佐上座。”

    白山养不动声色的坐到火塘的正上方,环顾草庐,那是真真正正的家徒四壁,头顶屋盖破了个“天窗”,阳光从中照射进来,倒是给屋里添了亮儿。

    老乞丐委身在火塘左边坐下,用讨饭的破碗给白山养冲了碗茶末子,从他那儿,关于周正酒后打人的说法得到了证实。

    “他以前不这样儿,脾气好,能干活儿,现在天天困到大晌午,都是她家婆娘造好饭,喊起来,吃完了就喝,喝完了就打。你说咱大人受罪也就算了,那女娃也跟着遭难。”

    “孩子也打?”

    “打!怎么不打。我整日里在朱园待着,回回赶在晌午吃饭前头,就能看到那娃娃抱着酒壶来给他爹打酒,稍稍晚了,就能看见那小脸上多几个手指印儿,看得我都心疼。大大您别笑话,要是换成我这老要饭的,有这么顺心的婆娘,听话的丫头,那别说是断一条腿,就是两条腿都让老天爷收了去,那也是赚了的。”

    当白山养问及当天是否亲眼看见李张红出门时,乞丐点头肯定,“天天都是一个时候儿,弄好了饭就出去。我吧,脸皮厚,习惯赶早在他们家院儿前候着,要两个糙糠馒头,昨儿也给了。”

    乞丐似乎看出了白山养的想法,故而多了句嘴,说李张红是个好婆姨,心善,总是接济他,倒是施华的老爹,那是个正儿八经的老地痞,老流氓,总是扒着墙头往周正那院儿里看,八成是对李张红有想法,老乞丐说到这儿就打住了,意思不言而喻。

    “你昨天在不在家,有没有听到什么动静?”

    “这倒没有,我白天不在家,得去镇上讨饭,不然晚上没着落,总不能上下两顿都靠着人家,那再好的人也得烦不是?您要是不信,上朱园一问就有了,那儿的大小要饭的,都能给我作证。”老乞丐回答。

    白山养出了老乞丐家,就在施华家候着,一直等到日落西山,这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