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孺子可教(第1/4页)  剑灭九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时光匆匆,转眼便是三个月。

    三个月来唐义每天都会练上半天的剑诀。不是他不想多练,实在是这剑诀太他娘的邪门了,每天若是不用大半的时间来读书,早中晚三省吾身,便如何都练不下去。

    不过哪怕每天不过练剑一个时辰,可唐义的进境却并不慢,仅仅三个月的时间便已经到了真武境巅峰,距离元武境只一步之遥。

    这进境速度让唐义夸了自己不知道多少次了。

    每次唐义一夸自己,剑诀似乎便会造反,好几次他都险些走火入魔,若非每日三省吾身,只怕无上剑法没有练成,自己倒先嗝屁了。

    倒不是这剑诀傲娇,实在是进境如此之快跟他的确没啥关系。唐义的进境之所以如此快,一来是圣人馈赠,二来是谢必安对他肉身的改造,当然更多的还是肉身的改造。

    毕竟哪怕是浩然剑气决也无法跳过对肉身的锻炼,浩然剑气决说到底还是剑诀,并非正统儒家修行,而是万罗界儒家无奈之下选择的捷径。

    若是正统儒家,潜心学问便是修行。

    谢必安对唐义肉身的改造,使得唐义几乎算是直接跳过了金身境和元气境。而圣人的馈赠又让唐义对剑诀的理解变得十分简单,几乎相当于为那些动作配上了文字描述,让唐义更容易明悟。

    浩然剑气决中的招式并不多,仅十二式,正合剑诀中论语全篇的十二篇。

    当然,在唐义看来这完全是扯淡罢了。

    比如唐义刚刚学会的这第一式,这一式名为君子知人,显然创立剑诀的那位用这四个字来总结的学而篇,可事实上他所看到的学而篇本就是残缺不全的。

    唐义自认不是什么硕学大儒,可他前世看过完整版论语,且不知为何今生竟还能背诵出全文来。

    再加上络社会什么资讯在上看不到?

    他记得曾在上看过一个说法,学而篇若是用一句话总结,应该是那句‘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圣人在学而篇中传授的,并非是做学的学问,而是做人的学问。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剑诀上的学而篇并没有这段。

    虽然对于武圣理念不认同,并不代表唐义就不专心练剑了。在他看来剑法就是杀敌自保用的,跟仁义道德可没什么关系,这位创造剑诀的武圣,怕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台阶,或者说自我安慰,这才强行将剑诀和论语联系在一起的。

    第一式君子知人乃是攻伐招式,不过并非直接攻击对手,而是封锁对手的躲避空间,逼迫其自行撞在剑上。当然这一剑既挂了君子之名,自然不会太过咄咄逼人,若是对手后退的话,便可以避开这一式。

    哪怕对手径直撞上来,这一剑也并非置人于死地的杀招,而是要在对方撞上来时,向后收剑避开其要害。

    当然那位武圣也不是傻子,万一对手冒着受伤危险也要击毙自己呢?难道学了这一招的儒生只能引颈受戮么?

    自然不是!

    这一式还有个后手,若是敌人强行要以伤换命的话,只需一个斜挑便能刺破敌人心脏。

    这后招极为阴损,有君子之名无君子之实。不过唐义十分喜欢,圣人都说过‘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若是对方收手,自己自然可以收手,可若是对方要杀自己,自己又何必留他一命?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唐义曾用巨石试过这一招的威力,若是自己用木剑向前直刺的话,木剑便会崩断,巨石上一点痕迹都不会有。可发动后手一个斜挑,竟直接在巨石上切出了一个数寸深的剑槽。

    这还只是木剑,若真正的利刃该如何?恐怕一剑将人切成两半都有可能吧?

    修炼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