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五十二章 会于东昌(第2/2页)  大明军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听的,真要是和盛庸一战,朱棣处在了下风,乃至于败北的结果,在这里也能更方便朱棣顺利的撤退的说……

    一面是等待的朱棣,一面是南下的盛庸,燕军和朝廷大军之间的再一次碰撞一触即发。

    这一次,依旧是前燕王作为燕军统帅,而南军方面,却已经是第三任的平燕大将军了。

    天知道是不是李景隆起的这个军职名称有什么诅咒之类的东西,第一任的耿炳文不到一年便被人替换,而且还落得一个胆小的名声。

    第二任的李景隆表面上十分的不错,甚至一度包围了北平城,却未曾想过那是朱棣故意给李景隆留下的,乃至于郑村坝一战大败。

    不过李景隆相比耿炳文到有一个不小的优势,那就是他朝廷有人啊,而且还是朱最信任的黄子澄黄太常寺卿。

    这俗话说的好,朝中有人好办事,黄子澄作为李景隆的举荐人,双方基本上算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李景隆那边大败,黄子澄在京城也不好过,反之亦是如此。

    现在李景隆坑了,黄子澄必然要给他擦股,就算是做出期满天子的事实,黄子澄也得先保证李景隆不出问题才是,反正仍然有反叛的机会,总好过现在暴露了被天子责罚吧。

    可李景隆这家伙不是个小坑,那是个史前巨坑,坑深无比,黄子澄一个跟头载进去就差点没爬出来。

    白沟河之败再也遮不住了,黄子澄只能第一个跳出来请斩李景隆,和这家伙断开关系,免得自己遭受牵连。

    至此,两任的平燕大将军倒台,朝中一时也无有可用的大将了。

    原本朱还在犹豫的时候,想着是否要启用徐辉祖这个他一直担心之人的时候。

    却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济南城给了他这么大的惊喜,所以顺理成章的,盛庸便是朝廷第三任的平燕大将军。

    而现在,这位三号大将军带着十多万大军浩浩dàng)dàng)的从德州一路南下而来,目标直指在后方捣乱了许久的燕军。

    不过盛庸可不是那种任由朱棣牵着鼻子走的人。

    虽然之前是频频落入算计当中,可既然已经南下了,那你朱棣自然不可能忽略我麾下平燕大军的存在。

    那么这样一来,盛庸就占有了一定的主动权,可以做出的选择就多了起来。

    就比方说,盛庸万全可以挑选一个他认为合适的地方,来跟燕军进行一场硬碰硬的交锋。

    如此说来,东昌府聊城山清水秀,在盛庸看来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富品中文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