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是埋怨他吃败仗,不进军一味的死守而丢了天子的脸面,丢了大明皇帝的脸面。
这种近乎于根本不了解战争的话从天子嘴里说出来,其实也并非那么稀奇。
可天子用这样的借口来更换朝廷大军的主帅,这可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啊,难不成京城那些个文臣武将们都没有一个能看明白其中道理的吗,天子就不会在这种大事的决策上询问一下旁人的意见吗。
然而实际上朱允炆还真的就问了,只不过他问的是和他一样对战事一点都不了解的黄子澄。
而那些能看明白其中道理的人,要么没有资格说话,要么就是不想要得罪已经被任命为平燕大军主帅的曹国公,要么就是说出来还不如不说的魏国公徐辉祖。
也就是在这样很纠结很复杂的情况下,耿炳文所做的一切都好像是没有半分的用处,结果就是朱允炆命令他尽快稳定军心,等待李景隆率领的大军赶到,他就可以彻底交出自己的所有权力了。
虽说是很不甘心,但这毕竟是皇命,除非耿炳文也想要造反了,不然他肯定是要遵从朱允炆的旨意行事,哪怕在他看起来这旨意明显是一个极大地错误……
有人失落就会有人高兴,耿炳文的不敢相信到无可奈何完全映衬了朱棣相反的心境。
和耿炳文相比,朱棣这里在得知朝廷换帅,而且还是由李景隆接替耿炳文职位的时候,朱棣的心情高兴的都快要飞起来了,这简直是上天在帮助他一样,在最关键最需要缓解的情况下,朱棣都已经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来面对如此龟缩的耿炳文之时。
他的那个好侄儿却帮了他一个极大的忙,说是雪中送炭也不为过啊。
李景隆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朱棣怎么可能不清楚,现在的曹国公有几把刷子,怎么可能和初代的曹国公相提并论呢。
虽然都是曹国公的勋爵,但父与子之间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的啊。
对于朱棣而言,他宁可面对有着国公爵位的李景隆,也不愿意接着被长兴侯耿炳文恶心了。
而且最最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李景隆的到来正好给了朱棣很大的机会,这简直就是朱棣起兵以来最大的一个转折时机。
李景隆有多少本事,朱棣就算不知道十成,那也是九成在手啊。
更别提这已经传遍北地的朝廷换帅通文,很明显,自己那个在金陵城里坐着的皇帝侄儿有些不耐烦了,他看不上耿炳文固守的战略方针,所以等李景隆来了之后必然会从守势转为攻势,这恰恰是合了朱棣的心意。
因为现在朱棣手中可以掌握的资源已经不多了,他正是需要其他援助的时候,强素质的病源和将士,还有眼下他最稀缺的战马等等,这些可都是为将来朱棣南下所必须要有的准备。
而朱棣早就盯紧了一个地方,那就是关外的大宁城,也就是他的十四皇帝宁王朱权的地方,那里有朱棣所需要的一切,而且还十分的合手。
但原本有耿炳文那老家伙盯着,朱棣根本就分不开身,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惹得自己丢了根基彻底变成丧家之犬。
但现在换了李景隆,朱棣就放心了,他已经可以开始转变自己的视线,将目光投向宁城了……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明军侯》,微信关注“优读文学”,聊人生,寻知己~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