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如果办成了,必然是极有利于朝廷的,且对削藩大计的影响亦是有不小的未知数,所以对此朱允炆还是十分上心的,也应准齐泰负责实施这个计划,既然刚才他们两人已经有过接触了,这之后的进一步试探自然也就交给齐泰更适合一些,铺垫都不用打,说不定还能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收获。
得到了朱允炆的许可,齐泰自然是满心坏心的告退离去,准备筹划如何才能彻底将这位燕王府右长史给拉入到朝廷的阵营当中,这在他看来是极为重要的一件事,甚至连三位燕王府世子被放回去都没有这个重要,更别说是其他的了。
见到自己这位同僚兼知己好友的齐泰如此神色,草拟诏书完毕的黄子澄不由得摇了摇头,他倒不是对齐泰有什么别的看法,也并不是对这个计划有不满意的地方,而是仅仅对于齐泰这不遗余力的针对燕王朱棣而感叹一些。
算一算,在朱允炆的三位心腹大臣当中,他黄子澄不管是建议还是政绩能力,稳坐第一位自然是无可厚非,可对于削藩的问题看法上,黄子澄虽然也是极力赞成削藩,但是他却没有针对哪个藩王的意思,不掺杂丝毫个人感情的在进行削藩大计。
而后参与到朱允炆班底当中的方孝孺,此人黄子澄也看的真切,朱允炆自己也很明白,这位翰林文学博士,更多只是极尽的忠君思想,天子有什么指示他便怎么做事,天子的态度如何,他的态度就如何,并且还带了几分方孝孺那对古之周礼华夏大邦的崇敬期望,也就是说三人当中,这方孝孺是对削藩计划最不热衷却依旧遵从天子旨意的那一位。
那么黄子澄自己是夹在中间的,方孝孺是不感兴趣的那一个,自然而然就会有极其感兴趣的那一位。
也就是兵部尚书齐泰了,这位性格急躁脾气暴烈,处事手段偏向强硬一方的大明兵部主事,也只有齐泰才是真真正正最热衷于削藩的那一个,甚至对于某些藩王的恶性不法之事,他表现的比天子都要厌恶一些。
这自然跟齐泰嫉恶如仇的性格有关,也和天子心意不无关联,但归根结底,还是齐泰本身的原因,不然何以这么针对天下藩王。
可不仅仅是对北平的燕王朱棣,不管是周王齐王,还是宁王辽王,只要是大明藩王之列,有威胁性的也好,无威胁性的也罢,手中兵马多的少的都在他齐泰敌视的列表当中,简直就达到了不削不足以平息的地步。
现在正好有了能够针对北平燕王朱棣的大好计划,如此天赐良机的情况,按照齐泰的性格又怎么可能放弃,甚至黄子澄都敢断定,如果天子不应允这件事,那么齐泰纵使表面上遵从,但背地里绝对会违背天子旨意,已达到他认为对朝廷最有利的地步。
如此做法自然算的上是欺君罔上,可齐泰却偏偏有胆子这样做,并非是对朱允炆的不敬之意,而仅仅只是齐泰在这削藩一事上的个人行事风格罢了……
在得到了天子的准许,齐泰到可以放开手脚的进行与葛诚接触的事情了,这样在原本他所设想的价码上,没准还能多出几层底线来,也好能够更加便宜行事,加大几率为朝廷拉拢到这位燕王府的右长史。
此时的葛诚尚且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齐泰眼中的目标,而且还是那种势必要成功的一类。
但是,如果齐泰真的敞开了和葛诚谈一谈这件事,没准还真就十分顺利的便办成了呢,毕竟什么事试都没试过就妄下结论,这才是不理智的行为。
现在燕王府的三位世子尚且没有被准许放回去,基本上是要等到齐泰这里对葛诚的游说成功以后,才会真正放回朱高炽等三人。
而此时的齐泰却已经开始积极地做着准备,这一次他并没有去寻找锦衣卫的助力,完全打算考朝廷兵部乃至吏部方面的情报来完成对葛诚个人的判断。
归根结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