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九十二章 削藩(四十二)(第1/2页)  大明军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朝廷这个庞大的机器在朱允炆的命令之下转动起来,一切的一切都是在针对山西大同府代王朱桂而行动。

    而此次事件毕竟关乎到一位大明藩王的反叛意图,所用到的朝臣必然是值得信任且能力足够,并且是越少人知道越好才行,以免计划遭到泄露,给代王喘息的机会,到时候有可能酿出更大的错误。

    所以此事就算涉及各方,但是真正有资格知晓内情的也不过是寥寥数人而已,除了三位心腹幕僚,尚有都察院左都御史暴昭,吏部尚书张紞两人知情。

    因为接下来的计划所要涉及用到的地方,免不了要麻烦这两处,自然是需要事先通宵内情才是,只不过至多也就是他们两位了,其余朝臣朱允炆可不会主动和他们说出来,只有等到代王的处理结果完毕,这件事才会彻底的昭告天下。

    毕竟朱允炆也清楚,自己过分的倚重文臣,结果在武将方面已经有些不得人心了。

    虽然尚有几位国公之后在大力支持着,可是就算徐辉祖,李景隆等人也并非是完全可以信任的,这些勋贵家族哪个不是牵连甚多,谁知道他们当中和大明哪个藩王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到时候又发生了泄密的事情那该由谁负责。

    所以这次的计划基本做到了严格保密,除了涉及到的衙门部署,乃至派遣的人员调配都必须做到严格要求,力争做到尽善尽美的处理好代王朱桂一事,待一切都落下帷幕已成事实之后,那自然有朱允炆主动颁布邸报,也就涉及不到什么泄密不泄密的问题了……

    朝廷暗地里的动作准备正在进行,可代王朱桂这边却是一点都不知情的状态,还自以为他的谋划缜密没有被泄露出去,十分积极的练兵调配,还悄悄地打造兵器甲胄以及各种器物,还有等待传于晋王府和燕王府的消息回音,仿佛一切都准备就绪,就等待东风大起他就能火烧赤壁了一样。

    不过这也不能怪朱桂什么都不知道,毕竟像是锦衣卫的组织又岂是他这样一个小小代王能够一窥全部的,更不会想到自己王府里的近臣当中已经被锦衣卫埋下了钉子。

    甚至蒋瓛说句不恭敬的话,他如果真想要知道的话,那朱桂一天上了多少次茅厕,晚上的房事几何,乃至背地里的那些个小动作,都会一清二楚的摆在蒋瓛的桌子上,一点都不带有什么差错。

    如此近乎于完全没有秘密的存在,这就是锦衣卫的能力强悍之处,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方位锦衣卫最强大的地方,要不然也不会成为百官心中的梦魇一般,就算是下朝在家也绝对不敢胡言乱语还要时时小心谨慎,以防口无遮拦说错了话。

    这便是当初洪武朝时最巅峰锦衣卫的情形,虽然现在略有收敛,可这是因为当初朱元璋的意思,让锦衣卫大部分由明转暗,却没有半点要抛弃这样一个天大助力的意思,也是朱元璋能够彻底掌控所有朝臣的巨大依仗……

    而现在,朱允炆从朱元璋手里除了继承了皇位之外,可以说其他的地方都没有半点相似的一处。

    更别提这对于锦衣卫的看法和利用了,一个作为自己掌握天下的力量,一个则是怎么看都不顺眼,除了觉得锦衣卫办事还不错,情报也很有效之外,基本上朱允炆是觉得锦衣卫镇抚司衙门哪里都有问题……

    正在朱桂积极练兵的时候,他却没有发现一股暗流正在向着大同府涌动而来,其所涉及之广,尽含整个山西布政司下辖卫所指挥使,乃至北地长城边关戍卒,还有大同府指挥使本人,连同大同府山西布政司境内的官员,一切都变得有些模糊不清起来,大家仿佛十分有默契的样子,而这暗流涌动的最终方向就是代王府了。

    至于被朱桂寄予厚望的两拨游说,一个晋王府一个燕王府,他还是不要抱有半点额外的想法为好。

    先说晋王府,作为从自己父王手中接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