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一十章 葬(第1/1页)  大明军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子驾崩的消息自然不可能一直都被封锁着,而且朱元璋的遗体也不可能不下葬,这封禁了一日的金陵城终于是开了,并且大明皇帝朱元璋驾崩的消息了传了出来。

    只是在朱允炆的暗示下,这消息的传播力度并不大,甚至应该由大明官方的骑信急报都没有立即发出,而是有预谋的拖延了下来。

    这是朱允炆的意思,也是太子智囊团的意思。

    先帝驾崩,新皇当立,这是古往今来的规矩,可如今大明的局势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登基的。

    北有燕王朱棣,宁王朱权,西有秦王二世和晋王二世,还有另外那些边塞亲王,一个个都是手握兵权之人。

    如果这些人心有异念,对大明皇位的更迭有想法,那对于朱允炆而言可就糟糕透句假如,朱棣真的有什么不臣之心,尤其是在获悉自己父皇殡天消息之后,真要是举兵谋反打算画地自立。

    那恐怕整个北地边关守卒有七八成都会积极相应,最起码也是不愿和朱棣开战的选择。

    这就是朱棣在北地的影响力,也和朝廷对于边军控制力这几年日渐薄弱的原因有不小的关系。

    所以这封锁消息,乃至不准许诸王入境奔丧,都是为了以防藩王,乃至明说了,就是为了防止朱棣有什么不安分的举动。

    不过京城的急信骑使不派出去,可不代表其他人就真的不知道消息了。

    各路行商等等,很多都是藩王麾下的商队,为了给王府开创收入等等,间接地也是为王府打探各地消息。

    所以这官方的信使不动,但私人的消息却已经开始悄悄的向外传递出去,而且往北平方向送的也不在少数。

    显然,朱允炆也知道自己封锁消息肯定瞒不了多久,所以他才只是打算一直锁到皇祖父下葬以后而已。

    毕竟按照朱元璋的遗诏,他的葬礼虽然也属于国葬之列,但是先帝亲命,当一切从简而行,万万不可大操大办。

    朱允炆自然遵从遗诏,也是为了事情能向更有利于自己的一面发展。

    所以马不停蹄的便开始准备朱元璋的葬礼,一刻都未曾耽搁,也不准耽搁。

    在准备妥当的第二日清晨,盛放着朱元璋亡躯的棺木便从宫城抬出,整个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向着金陵城外东郊孝陵而去。

    那里是朱元璋早就选好的墓地,马皇后已经葬在了此处,他最宠爱的皇儿懿文太子也在孝陵附近不远,现在正是论到朱元璋自己了。

    整个金陵城由禁军封锁,商铺停业百姓闭门,这一天不同于马皇后下葬的时候可以让百姓们出现,反而十分严苛的要求所有人都要呆在家中,毕竟帝王之丧于皇后之丧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而且虽然只是朱元璋殡天,但棺木的数量却是不少。

    因为按照最后的口诏,所有没为朱元璋诞下过子嗣后代的嫔妃等等,一应都要给予白绫处死,为朱元璋殉葬。

    只是这些人没有资格进入东郊孝陵之内,还得由朱允炆另择他处下葬处理掉。

    虽然手段残忍了一些,对那些哭嚎而死的年华少女有些狠辣,但这就是朱明皇室的规矩,也是朱元璋自己定下的规矩,哪怕朱允炆心中也有几分不适应,却也没有在这上面有更改的意思。

    一切都以死者为大,尤其是在这葬礼的一天,更别说死的是朱允炆的皇祖父,是大明的开国之主了……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明军侯》,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ww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

    


    
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