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五章 装神弄鬼(第1/3页)  三国主播大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就让秦飞百思不得其解了,屯田制明显就是多劳多得制度,为什么老百姓宁愿挨饿,也不愿勤劳致富呢?

    是因为懒惰吗?到也不像,因为在他的招工启事下,老百姓都是积极报名的。

    而且世家大族把控着大多数土地,也都是顾雍大量百姓耕作的。

    想到世家大族那些蛀虫,秦飞不由得又是一阵牙根发痒。

    在秦飞疯狂屯田的时候发现,这些蛀虫居然把黄巾之乱后,绝大多数的肥沃无主土地堂而皇之的据为己有。

    百姓的事情先放一放,这些蛀虫的问题秦飞必须要先解决掉了。

    疯狂屯田的秦飞,终于疯狂的第一次把手伸向了世族豪强。

    秦飞也是中规中矩的按着章程办事,没有乱来。他令田丰率人重新审核地契。

    有地契的土地仍然归士族所有,没有地契的土地就不用多说了,全部充公。

    这样一来合情合理,世家大族也说不出什么来。在两万郡兵的震慑下乖乖的吐出了国有土地。

    如此一来秦飞可谓是大获丰收,这次收获的土地够秦飞疯狂屯田数年的收益不说,关键是肥沃。

    武都北邻西凉,可以说也算是半个苦寒之地了。适合耕种的土地并不多。

    多是些黄沙地与草原。反倒是更适合牧民生存。解决了蛀虫问题后,就要解决老百姓不思进取的问题了。

    在秦飞亲自微服私访了解民生之后,总结的结论是。主要原因还是老百姓太悲观了。

    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财富就会被抢走。

    兵荒马乱的年月,百姓的安危根本就得不到丝毫保障。匪祸,乱军,甚至是政府军。随时都有可能把手伸向老百姓。

    比如现在的董卓,明明是官军。却一直没有停止对百姓的掠夺。

    甚至很多军队,犒赏军士的赏赐就是可以肆意掠夺老百姓。

    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维持温饱已然是奢望,何况是让他们去辛辛苦苦积累财富?

    既然再多的钱粮最后一样都是会被掠夺走,索性在秦飞开展屯田的时候,囤积一块足够糊口的土地足矣。

    他们之所以能够接受秦飞的招工,完全是因为他们把自己当成了秦飞的佃户。

    相对而言那些世家大族圈养的佃户还是比较安稳的,他们每日给那些豪族种田其他不管。

    一般情况下即使有兵祸,也不会对世家大族下手。一旦下手了,绝对是一方霸主级别的大势力。

    那样的势力也是看不上一穷二白的佃户那点资产的。所以在乱世,老百姓还是希望能够依靠一些大势力而生存下去。

    想到这里秦飞不由得内心一阵发苦,战乱年代最苦的还是老百姓。

    后世一提及历史,总是会说某某场大战多么的波澜壮阔,死了多少兵力。

    其实死掉的那些兵力,跟死掉的老百姓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比如现在的三国时期,不过只有三大战役最出名。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也就是火烧连营。

    三场战役加起来死亡人数不会超过百万之数,但是老百姓的死伤人数却是数千万之多。

    三国前的东汉汉桓帝永寿二年(156年),统一的东汉有人口10679600户,56486856人。

    而三国归晋后,统计一口的时候全国只剩下了2495804户,16163863人。

    这一千六百万人,还是多年休养生息后的结果,在三国后期的时候不足千万。

    当然,这些都是登记在册的纳税人口。如果把一些不在册的也加进来,汉桓帝年间应该有将近八千万人。

    三国时期也一样,魏国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