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4章 第三次(第1/3页)  时代的灵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宁声涛和朋友们一起骑自行车去一个风景秀美的大通乡看“鹰鸮”和其他几种稀有鸟类,结果前半程遇到自行车前胎漏气泄气,后半程他冲的像参加环法自行车大赛的“阿姆斯特朗”一样。 一个人遥遥领先于其他同行的朋友,终于他胜利的实现了人生以来的第一次“飞车”,从一座乡村里的小石桥飞了出去,飞进了小河。

    一段长达36公里的长下坡路段,路面不到35米,弯弯曲曲的,宁声涛居然还在憋着一口气往前冲。已经看到小河,这条小河从山里流到嘉首城区,成为清溪河的一条只有不到100公里长的小支流。

    缘分在于,这条叫做芙蓉河的小河还是河西师大的四分之一“围墙”。河西师大新校区2000多亩,其中四分之一的校区边界没有建筑也没有围墙,就是这条芙蓉河。校区的河面最宽处七八十米,最狭窄处仅仅只有三十米左右。

    河西师大的十大谈情说爱圣地之一就是芙蓉河边小树林里。

    桥是农村中过中巴车和农用车的那种简易石桥,没有栏杆,路面边缘就是大条石,而且和路面是平整的。桥面恐怕不到三米五,中巴车过桥的时候都必须小心翼翼。

    桥面距离水面大约有十二三米,桥头下是遍布鹅暖石和青石的河滩,宁声涛其实不是直接飞进了河里,他是在起飞的瞬间死死的捏了前轮刹车,翻滚起来后先弹在河滩上再弹到河里去的。

    自行车中梁成了麻花,轮子扭曲变形,龙头弯曲成螺旋式。

    宁声涛的眼镜飞了,一只李宁牌的运动鞋也不知去向。全身湿透了,在躺在水里被水一泡又迅速的弹了起来。

    经过大家的检查,全身二十三处擦伤和撞伤,两处出血,五处鼓包,七处破皮。

    宁身涛本来穿的衣服就不多,再被全部打湿,显得更加狼狈不堪。

    赵至刚专门测算了一下宁声涛起飞点和着地点的距离和高度,这次飞车宁声涛大约是飞了十一米到十二米远,十三米左右高,着地以后又弹翻滚了近三米远才到了小河河边的水中。

    几个看热闹的小孩嘲笑宁声涛摔河里去了,宁声涛则信誓旦旦的说自己是来飞芙蓉河的,不过运气不好,没飞过。当时全国正在宣传摩托车飞黄河壶口瀑布、飞长城,自行车飞峡谷之类的极限挑战,因此几个小学生样子的孩子还真是相信了,宁声涛从倒霉的笨蛋又一跃成为孩子们崇拜的偶像了。最后宁声涛不但把破自行车送给了最大的男孩,还给几个小孩每人发了一颗口香糖。

    回忆起飞车的经过,主要是一个老大爷从路边树林里一边系裤带一边要横穿公路,宁声涛以放了两公里左右没刹车的车速为了避让老大爷就从内圈转到了外圈,再右拐时受到离心力和速度的影响滑到了外圈的边缘,在眼见已经拐不到桥上时,宁声涛使劲捏刹车,结果在刚飞出就立了起来,后来李卫康分析是因为捏了前轮刹车倒翻的动作。

    不知道是身体特别棒还是运气特别好,宁声涛的伤情让所有同行的人都主张乘中巴返回嘉首去医院检查。

    宁声涛在大家面前做了十个下蹲起立,十二个俯卧撑和十多个蛙跳证明自己全身没有大问题,证明自己没有内出血和骨头伤。

    “你的伤在里面,是内伤吧”袁宝爱忧虑的问。

    “可能是这里的伤。”李卫康小声的一边嘀咕一边指指自己的脑袋。

    “我的伤都是皮外伤,没关系的。东风吹,战鼓擂,我是裸人我怕谁”宁声涛确实全身都痛,却也没感觉真的痛到让人无法承受。

    终于到了大通,宁声涛在唯一的小旅馆里躺着,其他人都穿过小乡场走了两公里下河谷去看鸟去了。宁声涛的衣服被扒个精光,让小旅馆的老板娘给洗了。一个人躺在被子里居然灾心未退色心就起了,一个人在被子里居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