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9章 中考还是终考(第1/3页)  时代的灵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宁声涛在1993年12月底进行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的时候,因为成绩不错,名次不错,信心还比较充足,全家都比较高兴。虽然学霸身份被英语无情的摧毁,但如果能够成为农科院子弟中历史上第三个考上江龙中学高中部的学生,也绝对是一件露脸的事。

    在农科院的子弟中,宁声涛之前的无数学生,有且仅有两个孩子考上了江龙中学的高中。一个叫做刘向祖,是单位里一位院办领导的儿子。另一个是夏丹隆,是单位里两位最早期的大学生夏开瑞和凌洁的女儿。正好分别是一个男生,一个女生。

    在刘向祖和夏丹隆之前的一段时间,江龙中学也不是全市最好的学校,所以大家也没有拼了命的要考上,当江龙中学的高中招生分数成为全市第一档之后,大约在第三年,刘向祖考上了江高。又过了两年,夏丹隆考上了江高。再之后四年了,夏丹隆在江高都毕业了,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去了北京,农科院最近四届的初中生没有一个上了江高的分数线考上江高。

    宁声涛被看成是夏丹隆之后最有希望的一个苗子。因为从他身后四五个年级的孩子来看,几乎没有孩子在小学就有那么高的读书天赋,虽说小学的时候也不能完全看准这个孩子以后的发展,可如果连小学都特别差的话,至少初中厉害到可以考上江高的概率绝对不高。

    宁声涛被院里寄予厚望,年涵娇如果不去洋建折腾那么一下子,其实也曾经被人看成一个希望。只是到了洋建之后,年涵娇的成绩一落千丈,天赋似乎一下子全都没有了,甚至还一度成为问题少女。

    宁声涛中考之后,年涵娇跟着就是小学毕业考初中了。由于远离人们的视野,其实更多院里的人是不知道她到底学习成绩怎样,未来又会不会回来考江龙中学。

    其实洋建中学也是市里最好的学校之一,大约是和江龙中学在一个档次,也就是省重点中学。只不过,江龙中学的特优生多于洋建中学和紫阳中学,洋中和紫中是优等生人数多,却在特优生上赶不上坐落在市区的江中。

    按照恢复高考之后的省内状元来看,江龙中学已经考出过两位省状元,在省内也属于第三档次的中学,由于省内竞争激烈,不像其他省出现了一些个在省内一骑绝尘的优秀学校,云南省有一所中学就考出过二十多位省状元,只是能考出省状元的学校数量就少很多了。

    江龙中学是省里考出过省状元的学校之一,也是市里唯一一所走出过省状元的学校。整个省里有十一所学校走出过省状元,因此,从77年到94年,总共出现的36位文理科状元,被十三所学校瓜分,不像有的省基本被三四所学校瓜分。

    中考结束之后,宁声涛拿到自己的成绩,全家都非常沮丧,只有598分,这个分数也是宁声涛整个初三进行三主科130分制之后最差的总分,加上了体育的29分都还不到600分。语数英c理化政的文考成绩加起来才569分!从名次上来看,宁声涛在学校94级的全年级247名参考学生中排名在129位。

    本来按照江龙中学的制度,为了保证自己学校的考生能够更多的考上本校的高中,也是为了保证本校高中的生源质量,如果中考没有达到江龙中学高中招生分数线的学生,可以凭借在全年级排名前120名这个成绩和排名进入江龙中学高中。

    江高为什么要采用这样一项制度呢?

    根据江龙中学高中部,也就是民间喊的江高最最近十多年的高考进行分析。发现江龙中学初中部考上江高的学生更加适应江高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成才率比较高。即使有的来自其他中学或者甚至是省重点中学或者市重点中学的优秀学生也在高考考出了好成绩,但比例相对都更低。

    比如,三年前江高的高一招收了120名本校初中部的学生和135名外校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