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 我有一坛酒(第1/3页)  山贼王之今生所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唐府,一间古色古香的少女闺房中,坐于楠木雕花的梳妆台前的唐嫣然,莫名的打了个冷颤,接着打了个喷嚏,她看看了窗户,是关着的,并没有冷风吹进来,隐隐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祸水东引而引错了水的唐虎将要面对什么,暂时不得而知。

    第二日,一大早醒来发现,百姓们发现昨天全城到处张贴的通缉令竟然没了。

    因为凌瑞最近声名鹊起,虽然大部分人都不相信他会是半年前那凶杀案的凶手,但对于此案的后续进展还是挺关注的。

    对于案子的进展官府都是保密的,没有抓到凶手,没有开堂审理,百姓们是根本不知情的,更不会知道此案的凶手已经锁定,并且在赵国逍遥法外,官府也是束手无策。

    大家都在疑惑这些通缉令为何会没了的时候,官府给出了解释,说是案子已有了新的进展,凌瑞并不是嫌疑犯,所以撤销了通缉。

    对于这个结果大家还是极为满意的,毕竟是他力挽狂澜,战胜了赵国人,实乃大快人心。

    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年轻公子,都不希望他是凶手,特别是那些闺阁小姐,坚定的认为像凌公子这种如谪仙般的人物绝对不是杀人凶手的。

    但坊间却悄悄兴起另一种传言,说是:“此案早就有了定论,是王刺史故意歪曲事实真相,伪造证据,把罪名强加在凌公子头上。”

    有人就问:“王刺史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当然是凌公子得罪了王公子,王公子找凌公子麻烦,结果王公子吃了亏,所以王刺史为了儿子出这口恶气而使用这么卑劣的手段来栽赃陷害,如果罪名坐实了,凌公子可是会被杀头的,因为这小辈之间的小小矛盾而害人性命,王刺史心肠可真是狠毒,你们可千万别说是我说的啊!”那人小心翼翼的道。

    有人还疑惑的道:“既然是王刺史为了私人恩怨而陷害凌公子,那么他为什么又撤销了通缉令呢?”

    那人再次悄悄地道:“我跟你们说了,你们一定要保证不要说出去,更不要说是我说的。”

    见到众人严肃的点了点头,才接着说道:“昨晚唐太守看到通缉的告示,气的那是怒发冲冠,当即就拿着他削铁如泥的偃月大刀……事情就是这样。”直接那人绘声绘色的描述当时的情景,激动时还双手比划几下,就好像昨晚亲眼看见了一般。

    昨晚百姓只知道唐太守背着大刀往刺史府而去,还只知道刺史府正在修大门,对于唐太守去干什么却并不知情。

    众人听的如痴如醉,听完忍不住感叹道:“唐太守可真是不畏强权、为民请命的好官啊!”

    那人说完再次让众人保证不要说出去之后,又前往下一个地方,挤到人群中有绘声绘色的描述起来……

    这种传言以极快的速度传遍大街小巷,凌瑞成了那被人陷害的可怜人,而唐太守则是那高风亮节、雷厉风行、为名请命的好官。

    王刺史就是那欺压百姓、以权谋私、歪曲事实真相的贪官坏人,而王公子则成为了那无恶不作、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的纨绔公子,一时之间,王家声名狼藉,连以前的事情都挖了出来,说他们做了很多恶事、坏事,真是丧尽天良。

    当刺史府得知这满天飞的流言时,王夫人看着因吐血昏迷导致脸色苍白的王刺史,王刺史早上就醒过来了,但身子还很虚弱,需要静养,王夫人实在不忍心告诉他这个消息,并且下令封锁消息,谁都不能再王刺史面前提这件事,不然在受刺激,很可能真的撑不下去了。

    而王公子得知这传言时,绑的跟木乃伊似的脸上出现了斑斑血迹,当大夫告诉他,容颜恢复如初已无望时,又晕了过去。

    散步这流言的除了英明的唐太守外,还能有何人?

    虽然凌瑞没有出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