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五章 遇事要冷静(第1/3页)  山贼王之今生所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烈酒的酿造是需要大量粮食的,而在这个百姓温饱都成问题的时代,花费大量粮食来酿造烈酒明显是不智的,做这种事无异于千古罪人,统治者也是绝对不会允许的。

    美酒佳人伴,逍遥醉开颜,在有些人心中,美酒的地位是可以与佳人相媲美的。

    而酒的文化博大精深,上至君王大宴群臣,下至黎民宴请宾客,酒水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如果烈酒如能得到贵族的青睐,就可以高价卖给他们,买他们的粮食,酿酒在卖给他们,如此循环,用他们的粮食赚他们的钱,那可是丝毫没有心理负担的。

    特别是那些收刮民脂民膏,尽得些不义之财的权贵,更是要大宰特宰。

    张小宁会不会成为一代醉拳宗师,暂时还不清楚,但是现在王刺史却是怒发冲冠,昨天因为公务并不在襄城,今日一早收到府中急报,说大公子病危,吓得他眼前发黑,差点晕了过去,急急放下公务,紧赶慢赶终于在今天下午赶回府中。

    当看到王文景整张脸都裹满了纱布,样子及其凄惨、可怜兮兮的时候,既是震怒,又是心疼,这可是他及其宠爱的儿子呀,走的时候还好好的,回来竟弄成了这般模样。

    当问明原由,得知是被一个叫凌瑞的年轻男子给打的时候,气的他怒发冲冠、火冒三丈,当场扬言要凌瑞付出血的代价,不过内心也随之送了口气,毕竟大夫告诉他,都是些皮肉伤,不会危及性命,但是容颜能不能恢复如初就看王公子的造化了。

    虽然古人常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但和性命相比,这点点容貌上的损伤又算得了什么。

    因为对凌瑞知之甚少,只知道是在望春楼举办的诗词大会上横空出世、一鸣惊人而声名鹊起的,对于住哪,哪里人士等一概不知。

    其实凌瑞也确实是黑户,从他出生起就没有出过神农谷,在官府根本没有户籍记载,所以也无从查起。

    而且王文景也只是受了些轻伤,却还不足以使得官府大费周章的进行搜捕,可是又如何找到这个人为自己的儿子出这口恶气呢?。

    放过凌瑞,不说自己儿子,就是自己也咽不下这口气,他可是一州之长,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地位尊崇,就连他的儿子说打就打,可见此人是多么嚣张跋扈。

    可叹,他这军政大权水分很多,上有秦王总领雍州军事,下有太守掌握襄城兵权,而他仅仅只有处理内政的权利,这一州之长当得可是及其窝囊,眼看下面的人阳奉阴违,内政权差不多都被瓜分了。

    王刺史苦思冥想之下,还是决定栽赃嫁祸,伪造证据,诬陷凌瑞与一桩人命案子有关而张榜通缉,

    只要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他,到时候抓到大牢,还不是任由自己拿捏,若是他运气不好,不能洗清罪名,便坐实了他杀人犯的身份,到时候不仅能出这口恶气,还可以破了这桩大案,可谓是两全其美。

    这些年官府所判的冤假错案还少吗?这些当官的哪个在乎真相?要的仅仅是破案和政绩,所以楚皇今年才要整肃吏治,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天高皇帝远,那些偏远地区的地方行政长官阳奉阴违、作威作福惯了,给楚皇的整肃吏治出了不少难题。

    若是被他洗清罪名,那放了他便是,只要到了牢里还不是任自己搓圆搓扁,为了审案,在牢里动点大刑也不算过分,谁会管?儿子被殴打的仇也能报。

    傍晚时分,只见铺快从县衙喷涌而出,众人还以为哪里又出了大案,却仅仅只是在全城张贴通缉告示,

    当围观的百姓看到告示内容的时候一片哗然,不是相传凌公子品性高雅,怎会是杀人凶手。

    而那些年轻女子得知此消息时,却是根本不信,特别是那些参加了诗会的闺阁小姐,凌公子样貌如此俊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