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93.工业与农业(第2/3页)  平淡为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德黑兰被选做首都,自然需要修建新的王宫和宰相、达官贵人们的官邸来供这些人休息。

    虽然德黑兰来作为一个王国的首都也有这些东西,可辽国皇帝这样的天子又怎么可能住得惯这些看上去奢华但极其不舒适的东西呢,就像是红木做成的椅子,他的价格绝对超过现代许多家具,可就算他再怎么贵,还是有更多的人喜欢沙发不是吗?这就是舒适度的问题,也是先进的工业带给人们的便利。

    德黑兰也是如此,论王宫的建筑水平,自然是非常高的,像德黑兰这样的古老国家,伊朗又是一个山地国家,周围的大理石数量非常的多,还有许多名贵的宝石,钻石,这些都被伊朗的王公贵族们利用起来,修建了漂亮的王宫和寺庙,看上去绝对比宋朝的皇宫要辉煌的多,在阳光之下,你甚至能感觉到那些宝石所反射出来的光阵要比天上的太阳还要耀眼,绝对配得上辽国皇帝的地位。

    但若要舒适性,那当然不可能跟工业强国的辽国相提并论了,再有就是规格上的问题,伊朗就算在富有,也不可能比辽国还要有钱,首先工业能力就不再一个层次上,再加上辽国地势广博拥有的财富和奇珍异宝就更不是伊朗这么一个地方所可以比拟的了,再此时的伊朗正处于突厥王朝。

    这是一个伊朗历史上颇为混乱的王朝,他的起源来自于一个特殊的部落,就是突厥人他们由中亚兴起,然后推翻了伽色尼王朝的统治,成功占领了伊朗,从而遵奉了某教,在此之后的时间里,突厥王朝的苏丹们励精图治,到宋朝的时候,差不多已经变成了东起中亚,西至波尔慕斯海峡的强大王国了,也就是历史上十分著名的塞尔柱帝国,但是这个帝国存在的时间非常的短,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很快便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留给人民的就只有一个混乱的帝国而已。

    辽国人来的时候,整个伊朗虽然还维持着名义上的统一,但实际上整个国家已经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了,在伊朗的北部,花拉子模虎视眈眈着伊朗肥沃的土地,而在国家的内部,权臣妄图夺取政权,建立属于自己的王国也不在少数,在这种状态下,德黑兰作为首都,虽然君临整个伊朗,但是所能够得到的资源也十分有限,王宫纵然漂亮,但也是年久失修,且规模并不算特别的大,大概也就相当于宋朝富豪们在江南修的那些庄园罢了,对于普通人来堪称壮观,但是对于辽国皇帝这样的天之骄子,自然是不习惯的。

    而且辽国契丹人虽然是游牧民族,但是他们在五代十国其间便已经入主华夏这片土地了,虽然在生活习惯上,还有平时的穿着上还保留着民族的特色,但是人文思想和政治制度都已经是中国儒家这一套了,至于平日的生活习惯上,则更接近道家和佛教这两种思想,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可能接受什么一神教的思想,当地老百姓信也就算了,辽国皇室是断然不可能去信这些在他们眼中是歪门邪道的东西的,所以那些王宫他们也不可能进去住。

    当然,辽国也没肚鸡肠到去拆了那些王宫或者是寺庙,这并没有必要,作为一个帝国,辽国也并不禁止自己的臣民有另外的信仰,这一点跟宋朝很像,有容乃大,什么都能够接受,只要互不影响就可以了,但是让皇室住这些带有宗教气氛的宫廷,是根不可能的,而城市也要进行大规模的改革。

    在儒家的体制中,皇宫的规制,帝都的规制都是有明确的记载,虽然如今已然是工业时代,孔子的那一套依靠礼仪建立起来的等级制度早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了,但是许多东西还是作为传统和身份的象征保留了下来,这些东西也是跟德黑兰城原的样子格格不入的,这些都需要改革,而且作为一座帝都,城市之中的道路和建筑自然都要重新修缮,同时作为帝都,自然还需要一些高楼大厦来衬托一下,所以在短短的六年时间里,德黑兰的人口便从二十万迅速飙升到八十万人口左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