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三十九章:八百轻骑渡江口(二更)(第1/2页)  圣龙武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圣龙武帝最新章节!

    说的开始,人群下方平定了下来。

    “也没什么这也才刚刚开始罢了,都是些陈年老事被这些人翻道了出来,今天貌似讲的是邓明八百轻骑过江口。”生开口道。

    生貌似每天都回来一样,还没开始就知道具体要说评些什么。

    邓明八百轻骑过江口,三千兵甲上轻舟这件事主要是卫郑之间的战争,像是伦叙国事一般都是被禁止的,但这里就像是毫无禁忌一般自由说唱。

    这让邓子云有些好了,在卫国人口中的军神邓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接着也没在叨扰身边的生,一身的精力全部放到了说人上。

    “英雄岂能碌碌事,上阳千里凭栏。”说人拉拢了嗓音,醒木板往桌上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

    “上回说道,邓明借吴沟三十里连山地利拒守三月有余,后先引山火之势破卫武王军阵,后引渡古江水淹三军,二十万卫军埋骨古江河底,成古今第一撼事。”说人拍案道。

    这一段邓子云听邓明说过,吴沟是通往卫国京师的必经之路上最后一道天险,借地势居高临下,想要行军必先过谷口,上端屯积飞石滚木无数,卫军每次冲锋必然损失惨重。

    加上征战三月,有将近一个多月未缝下雨,四周草木干涸,星火可燃,对方虽然根治于平原,奈何草木繁茂,山火过后,林中尽是飞禽走兽,途中邓明更是以军马为引点燃马尾一路狂奔之下破了大阵。

    不过破阵并没有多大效果,军体未伤,对方士气有所下降,随后大雨倾盆,古江河水暴涨,邓明兴夜派人炸开古江河道才腌制了那场战役。

    没想到那场战斗竟然是卫武王周甘丞亲自率领的大军。

    古言有道,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正是指干涸的天气,可借火势,引水渠。

    地利则是居高临下,易守难攻之地,引渡古河水可亡敌军而不伤己身。

    人和则是卫武王自己造成的,因为大军南下粮食供给不足,只能派人就地征集粮草,发生大规模摩擦,卫武王不甘心近在咫尺的郑国国都,所以派人用了强硬手段,并其中屠戮了不少百姓引起郑国军民大怒才有此劫,人心因此齐备。

    虽然不知道说的之前是如何评价这段历史,不过简述上却也相差不多。

    “今天讲的是邓明在吴沟大捷之后,卫国军队自知无望再渡江口撤回卫国,国中百姓自知此时无不大怒,武王因此卸职,临阵翼普挂帅,抽调国中卒军十万,合残军八万,拒守江口百里河岸对质郑军。”说人开口道。

    这翼普也算是一个名将,即便是他也有所耳闻,之前翼普挂帅卫国北境策马三百里入蛮荒之地,斩杀蛮兵数万俘获牛马牲畜无数,可他遇到了他师父邓明,最后以悲剧收场,死于乱军之中。

    “且说江口河岸,东河码头拥船百条,战舰三十余艘,西河浅谈,江中距离五百余米,唯木筏可过,却因地势平旷只眼可视,唯一座江桥已毁,此间当以东河为主,西河安置浅兵可御,非强兵不能过,非飞鸟不可驱,要是我说,卫军十万,郑军不过六万,过河绝非易事。”说人指点的开口道。

    江口之前有一座桥,不过当时为了阻挡卫军过河给毁了,却是没有丝毫用处。

    现在想要过河唯有渡船,可当初败的时候船近乎都卫国军队收纳为己用,紧急调拨船只也只是一些民用的船只没有大型军舰。

    东河强攻码头绝无可能,西河口岸上岸就是一段开阔平原,这个平原卫假设弓弩步兵难以逾越。

    “两军相持,本以郑国息事宁人,只是拒守,却不曾想郑军连夜叫阵偷渡,夜起骚扰连续十余天,都是佯装渡河,却不以进攻,搞得卫军精神不振,恰逢大雨连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