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2章 第二轮的决赛(第1/2页)  文娱大师的日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也许是这位沐同学字写得漂亮,所以队友的作品都请他抄在同一张纸上?”谢讲师猜测道,“然后其余三位同学忘了署名?”

    潘长生老教授赞同:“或许是这样,不过沐同学的字不止是漂亮,那行楷的布局章法已自成一家了。”

    众评委皆点头赞同,不过有人插言:“也有可能,这四首全是他一人写的呢!

    大家只是哈哈一笑,他们也都曾有过这想法,不过最后还是摇头否定了。

    如此高水平的诗词,以他们的能力,也要耗费大量时间才能雕琢出一首,一个中学生,不到一小时写四首?不存在的。

    苏一尘在办公桌里找了许久,终于把去年的获奖名单翻出来,评委们查了查秀越一中参赛人员姓名:季长存c褚乐杉c冷凝霜。

    今年新增的队员沐晨宾正好不在其中,于是谢海青自告奋勇下楼打听情况,半晌后回来,有点失魂落魄地,一屁股坐到椅子上。

    “我问过了,四首皆为沐晨宾同学一人所作。”谢海青说,声音不大,却是惊呆了全办公室的人。

    苏一尘拍案而起:“若真是如此,我要特招他,让他来咱们学院的古汉语文学系就读!”

    张教授喃喃自语:“沐晨宾,这个名字好熟悉,秀越一中莫非是?”

    苦笑几声,对苏一尘说:“苏院长,你想特招,人家还不一定原意来。”

    苏一尘一瞪眼:“咱们羊城大学可是全国重点大学,文学院的古汉语专业更是排名世界前三,这么难得的机会他会不愿意?

    见众同僚都看向自己,张教授叹口气,手指点了点《题兰花》的前两句道:“识曲知音自古难,瑶琴幽操少人弹这位沐晨宾可是名人,人家是搞音乐的。”

    评委们茫然地摇摇头,表示没听说过,沐晨宾从不接受采访,所以那点小名声基本上仅在专业小圈子里传播。

    “我家那位搞音乐的,最近老提沐晨宾这个名字,总哀声叹气说比不过一个高中生,我才有了点印象。”张教授摸摸后脑勺,又道:“今年的紫禁城国庆宴会获奖的那首《今天是你的生日》就是他写的。”

    有看过国庆那场直播的评委连连点头,张教授对苏一尘道:“院长你的女儿天天唱的那首《心愿》,他写的。”

    “谢老师,你的铃声《隐形的翅膀》,他写的。”——《隐形的翅膀》占据铃声热榜榜首好些日子了。

    谢海青下意识摸摸自己的手机,张教授又道:“羊城大街小巷都在放的《西海情歌》,还有前些日子大热的电视剧《大英雄妙英雄》主题曲,都是他写的据业内人士估计,沐晨宾今年歌曲版权收入已超过两百万元。”

    最后总结:“所以说,苏院长你想招他来当个清贫文人,只怕希望不大。”

    岂止是希望不大,苏一尘在张教授还没吹爆的时候便已放弃了,只能摇摇头道:“难怪他诗词写得这么好。”

    ——歌曲的作词,与赋诗颇有相通之处,现代人写的词,便是古代的流行歌曲。

    屋内众人无语,都沉浸在这些消息带来的震撼中。

    直到钟声响起,第一轮预赛结束,工作人员把所有的答卷全都汇集上交到办公室里。

    苏一尘收回沐晨宾的那张答卷摆在案头,取下老花镜平静道:“这一份就不用评分了,大家把其余的卷子都改下,如果有水平超过或相当的作品,咱们再议。”

    众人纷纷落座,开始评审工作,不过人人心中有数,这种可能性实在不大。

    经过紧张的初步评分c交叉复审c讨论取舍,12支决赛队伍名单终于赶在中午前确定下来,显然,其余队伍没有一首能比肩沐晨宾作品水平的,更枉论四首。

    入围决赛的学校名单和前十二名的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