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八章 若天命在孤(第1/2页)  三国幼麟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三国幼麟传最新章节!

    主意既定,步骘拟好公文,孙权旋即派部下校尉梁寓,连夜出使曹营。随梁寓一起的,还有孙权的称臣劝进的文。

    文上表达了孙权希望曹操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取代汉天子,登基为帝。

    ******

    江陵城下,魏营。

    曹操看罢梁寓送来的孙权亲笔信,视于帐下诸人,笑道:“孙权小儿此举,是要将孤置于火炉上烤啊!”

    孙权的文在帐下诸臣手中传递,人人神色各异。

    曹操冷眼旁观,将帐下众臣的反应一一看在眼里。

    文从曹仁开始传阅,陆续传到徐晃、满宠、蒋济、桓阶诸臣僚手上。

    等传到司马懿手上时,忽见司马懿跪拜在地,恭敬道:

    “汉运垂微,天下十分而魏王有其九。今孙权称臣,正是天人之意,还请魏王克成大统,早登大宝!”言罢,以额触地,深拜不起。

    司马懿很清楚,眼前的魏王已经油尽灯枯了,在这青黄交接的关键时刻,他绝对不能有一丝的大意和马虎,必须小心谨慎地送好魏王这最后一段路程。

    直到这时,帐中诸人终于明白归来,这可是劝进之表,开国从龙之功啊!

    由是一干人等争先恐后纷纷跪拜在地,恭请魏王登基。

    曹操也不说话,只眯着眼继续看着帐下臣僚,仿佛在看一群猴子耍把戏一般。

    恭请登基的声音从帐中传到帐外,帐外皆是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的将士,闻言皆朝主帐方向跪拜,一时“魏王万岁”之呼唤如山呼海啸般响起,响遏白云。

    曹操这才心满意足地像个孩童一般大笑起来:

    “若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

    若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这个回答是什么意思?

    周文王姬昌以演化周易出名,不过他在世时并非叫周文王,而是叫西伯侯。

    其子武王伐纣成功后,建立周朝,将已过世的乃父姬昌追封为文王,姬昌可以说是周朝之开国太祖。

    但周文王之贤名,不在于生了一个叫做姬发的儿子,而是因为,他得天下三分之二,犹能以臣事商,此为千古传颂的臣德。

    所以在帐中诸臣听来,魏王的这个回答其实很是模棱两可。

    他到底要当什么?汉朝的忠臣,还是新朝的太祖?

    就在帐中诸人都陷入沉思之际,司马懿脑中早已一片通明:

    “魏王自己不想登基,但实则心中早已默许太子曹丕在他身后开辟新朝了……”

    念及此处,心中暗自嘘了一口气:

    “魏王总算没有老糊涂,若他当真在暮年拼死过上一把皇帝瘾,那么自己可就没有拥立开国皇帝的元勋之功了……”

    顿了顿,他又想起首先劝进的孙权,不由暗生警惕:

    “如此一来,魏王为了确保太子能够顺利登基,退兵却是势在必行了。孙权此人的权谋当真非同小可,这般绵里藏针的计策,怎被他想出来的?”

    这时,吴使梁寓又躬身奏道:“我主为表诚实,特将贵军于禁将军、故庐江太守朱光,以及部分将领遣返;至于寓居我境的数万大军,亦将不日遣送回境。”

    梁寓这话说得暗藏机锋,将“囚禁江陵”四字改成了“寓居我境”,一来免了彼此间的尴尬;

    二来,曹操若是就此接受了第一波将领,那么也就意味承认着南郡江陵是属于东吴的领土。

    这点小心思如何瞒得过曹操的法眼?但他只笑了笑,并不准备点破。

    这一次他挟势而来,逼得孙权彻底俯首称臣,又将于禁和三万降卒拱手奉上,可谓已竟全功。

    至于南郡,他趁孙刘大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